本篇文章1409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张强通讯员郭晶罗国金

“我的成长离不开急诊科这个团队。 即使大瘟疫来了,如果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会后悔一辈子的! ’2月27日,坐在科技日报记者面前,护士田琳多次哽咽。

田琳,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聘用护士,按合同于今年1月底到期。 她利用春节长假提前回了老家,但是在新冠发生肺炎疫情后,接到全科停课通知的她,当天回到北京参加了战斗。 在采访中,她说得最多的是急诊科这个团队,说得最多的是他们抵抗疫情第一线这一点。

“他们守护着首都的“防疫大门””

1月22日确诊首例感染患者后,该团队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即使被诊断的病例下降了,他们也不会松一口气。

“解放军总医院是首都地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保护北京的“防疫门”,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 该科主任黎檀说实话。

科学救援,不做无准备的战斗

“主任,这个患者肺部有阴影。 ”。

“立即采取措施隔离,发动紧急事态! ”

1月21日,农历12月27日,发热门诊检出首例疑似病例。 黎檀实果断发布命令——所有科员停止休假,22日所有返程航班全部启航。 后来,这个患者被确诊了。

一切都那么冷静,井然有序。

“发热门诊是控制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层面。 2003年,北京的第一个非典患者在我们这里被发现。 ”。 护士长潘菲说。

不做无准备的战斗,科学救援,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几年,他们主导开展了“战略战伤救治技术和标准体系研究”军队重大创新项目的科研工作,形成了新型卫勤保障体制和模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并且,他们经历了SARS、甲流、腺病毒等重大疫情防控任务的摔跤和锻炼。

“他们守护着首都的“防疫大门””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迅速,疑似患者众多,此时有助于满足战时大量伤员救治的研究成果。

早在1月14日,全国知名的救灾专家黎檀实就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和成熟的救治模式,开始了医院的疫情防控、病房的准备。

“战时传染病防控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要方向,对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处置方案和操作规程,军队的医疗力量首先要受到其冲击。 ”。 黎檀说实话,“从直觉来看,这确实是一场硬仗,一点错误也不允许,必须事先做好准备。”

“他们守护着首都的“防疫大门””

守住大门,一点线索也不放过

军令如山!

接到对发烧门诊支援的命令,医生翟永志迅速归还了回老家的车票,让两个孩子上了火车,把als患者的母亲托付给了家人,投入到了救治的第一线。 心外科医生冯泽坤在回家途中接到发烧门诊的支援命令后,很快就签上了最早的航班回到了北京。

“他们守护着首都的“防疫大门””

度假者按时回去,准备回家的一切退票,这些“最美逆行者”马上投入战争“瘟疫”!

“急诊科每天要检查近千名患者,从中筛选新冠肺炎患者,这要求医务人员密切关注和集中精力。 ”。 护士长肖红菊说,许多人为了节约时间偷偷穿纸尿裤。

但是,光线不够细心和集中,几乎每天,黎檀其实都在说:“不怕真阳性,就怕假阴性。 核酸检查、ct摄影、胸片,各环节不仅不能疏忽,有时仪器也不能完全相信,必须根据临床经验判断。 ”。

我记得他们确诊的第一个患者。 来这里之前我辗转检查了多家医院,结果是阴性。 在这里,他们重复了会诊的判断,评价必须隔离这个患者。 事实上,面对这么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所有的选择都是成长后做出的,没有实验就没有标准。

“他们守护着首都的“防疫大门””

“疫情筛查决不能错过‘蛛丝马迹’。 如果漏掉一个例子,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急诊科副主任陈威说。

标题:“他们守护着首都的“防疫大门””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