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1字,读完约3分钟
年4月17日晚9点40分,原武威地区文联专职副主席、武威地区书协主席、知名书法家徐万夫不幸去世,享年94岁。 听到这个噩耗,我很悲痛,想法飞到了30多年前……
1984年7月,我毕业于张掖师范中文系并到酒泉地区报到。 我擅长文学评论,热爱文学创作,在《红柳》杂志上发表小说评论。 此外,还在《张掖师范学报》(试刊号)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因此,就业时酒泉地区先确定的事业单位是《阳关》杂志社,但该公司的答复已经足够了。 美术不足。
1985年,我写信给武威二中的语文老师谭玉珍表达了回家乡从事文化事业的愿望。 谭老师没想到真的有很棒的推荐路线。 她想起了曾经教过的女学生,其监护人是当时武威地区文联专职副主席徐万夫先生。
当时进入“红柳”部的门槛很高,据甘肃省委副秘书长赵国强和凉州区委推进部副部长宋振林介绍,他俩在西北师大中文系学习期间发表了文学作品,但毕业分配时“红柳”部只有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李保军,我的专科生如何进入?
徐万夫先生是永昌县人,解放前在武威师范学校跟着叔叔参加地下党,解放后担任武威地区人民剧团团长,该团后来分为武威地区歌舞团和武威地区秦剧团。 他创作了剧本《梁红玉》,排练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遗憾的是,1959年英勇善举的徐万夫被误认为“右派”,被送到“人间地狱”夹沟劳动改造。 由于饥饿,很多人长眠在张掖地区高台县的夹平沟里。 凉州区文化馆原馆长冯田民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徐万夫先生以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惊人的生存毅力活了下来,并夹在了沟里。
徐万夫先是经过党和政府的“急救”回到武威后,被安排到武威地区人民医院办公室工作,然后转入武威地区文联担任“专职副主席”的领导职务。 当时,武威着名作家李田夫担任《红柳》主编,因用人稿件问题经常发生争议,同事们嘲笑这一现象为“田夫当关、万夫莫开”。 1985年初,李田夫被调动去计划建设武威报社。 就在那时,本人申请调入,刚刚兼任《红柳》主编的徐万夫列席众议,正常行使职权向人事部门发出调动命令。
1985年5月,准备拿着酒泉地区组织人事部门的介绍信先向武威地区行署人事处报告,交换介绍信后再向武威地区组织部报告。 但是,好事很多,赶上全国性的工资改革,从各部门抽调人是非常困难的。 于是,我被武威地区行署诱捕,从金昌市转入武威地区财税所的窦泽中也乖乖坐在了我对面。 后来,爱才杨守仁处长决定长时间聘用,徐万夫匆匆带着在炎热的夏天自己创作装裱的书法作品多次送礼,我直接去《红柳》部上班,最后杨守仁处长无奈地同意开介绍信。
1992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展望》(海外版)等全国10多家报纸上,本人与另一位业余考古工作者合作解读了“铜奔马”设计大师张江之谜,展现了社会影响力。 个别地方考古工作者去了徐万夫先生家,兴奋地表示要和我战斗! 徐先生建议他冷静下来写文案讨论,然后他们去激励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鼎文。 李先生是徐先生的老师、挚友、家学渊远,是甘肃有名的教授。 徐先生得知这个消息后,鼓励我“大胆的假设,小心求证”。 一|请让我去兰州,虚心向李先生请教。 从此,徐万夫成为了我和李鼎文之间信息表达新闻的桥梁,成为甘肃学术界的佳话。
标题:“董洪:沉痛悼念知遇恩师徐万夫先生”
地址:http://www.5e8e.com/zhjyzx/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