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14字,读完约17分钟

随着我国南海建设规模的日新月异,振奋了所有中国人,这让记者想起了20多年前就有的难忘的西沙行。 1992年8月,为了拍摄电视系列专题片《共和国六次反侵略战争》,我和摄制组一起去了西沙。 当时,在海军政治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我们在西沙进行了半年多的拍摄采访活动。 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去的地方给人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起航前后

我们的西沙之行,应该是到达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广东湛江后才真正开始的。 当时的全程计划由海政相关部门安排,所以我们去西沙除了坐军舰之外别无选择。 但是,开往西沙的舰艇必须由南海舰队司令部安排,乘坐军舰得到榆林基地作战指挥室的批准,在这中间必须等待相关的登舰手续和前往西沙的舰艇。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摄影组采访了原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官刘喜中少将(前排中)

我们的运气很好。 1992年8月17日,我刚在湛江采访完参加西沙海战的原作战部长王锡纯和原南海舰队副司令刘喜中少将,接到出发的通知。 随时准备出发吧。
8月18日清晨,南海舰队松辽品牌班将我们一行人送往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安,换乘登陆艇渡过琼州海峡抵达海口。 晚上又乘坐巴士前往位于三亚郊外的南海舰队海军榆林基地。 本想在车里好好睡一觉,但半夜突然想起采访用的录音机,忘在海口燕琼酒店房间的抽屉里了。 我突然很着急,马上往榆林基地插上翅膀,要求快点打电话在海口临时接待我们的游艇支队刘科长调查酒店方面和录音机的下落。 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以为我们那天晚上10点左右离开酒店,现在住新客人,不会晚上突然离开吧? 尽管用这样的想法安慰自己,但不知为什么,我还是心神不宁。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在南海舰队榆林基地(摄影:卢德光)

8月19日凌晨抵达海军榆林基地后,我已经顾不上奔波的疲惫了。 急忙赶到值班室,把这件事告诉了刘科长。 刘科长要求我放心,他马上处理这件事。 不愧是子弟兵,工作轻松,松了一口气。 那天上午,我得到了机器回来的消息。 这次的教训是,我在接下来的外出中,什么都不放在酒店的抽屉里。
剧团到达榆林到达基地后,大家都平静下来了。 因为这里是我们直接前往永兴岛登艇的最后一个等待地点。 基地接待我们的卢少校叫我们休息,告诉我们8月20日下午1点半赶到军港,乘坐计划2点前往西沙的运输船。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潜水艇即将驶向西沙(摄影:王火炬)

但是,我们按时到达军港时,由于风浪很大,拖到下午3点多也没去,最终取消了这次航行。 我们乘兴败退回去了。 谁那晚卢干事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没有乘坐预定的运输艇。 换乘当天傍晚6点半启航前往西沙防卫的潜水艇。
8月20日傍晚近5点,基地的面包车送我到了南海舰队某部的猎潜大队。 这个队的王副队长和段政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队史展览会。 当时,西沙海战是这个大队参战的。 这里有大量丰富的文图资料使我们收获很大。 大队邀请我们吃晚饭然后载我们上潜水艇。 6点半的舰艇准时启航了。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摄影组在舰艇上

出港的场面非常盛大,至今记忆犹新。 随着短促而响亮的笛声和轰鸣的发动机轰鸣,潜水艇抛锚后,开始慢慢启动。 艇,士兵们列队向码头送行的部队首长敬军礼。 这一行他们要在西沙驻扎两个月。 王队长和政委在码头挥手送别了我们。 舰艇离开码头后,就像离弦之箭一样,乘风破浪驶向无边的大海。 向西沙永兴岛疾驰。
一开始,登艇的兴奋和好奇把我们带到了一艘小猎潜水艇上。 但是,随着一段时间的航行,大家的兴奋感也逐渐消失,巨大的风浪使400吨重的舰艇上下颠簸,令人头晕。 夜幕慢慢降临,大家都离开甲板下到了驻仓。 随之而来的是晕船的痛苦折磨着所有的身体。 躺在水兵的床上才舒服一点。 但是,舰艇上下的起伏也开始让躺在床上的人感到不舒服,感觉在摇篮里摇晃,机器巨大的噪音越来越难以忍受。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摄影组在前往永兴岛的猎潜水艇上

但是看到水兵们,他们有些在忙着工作,有些安静地躺在床上休息。 对比来说很尴尬。 昏昏沉沉地醒来是第二天早上,经过一夜的航行,8月21日上午8点30分,登上甲板眺望远方,永兴岛浮现在眼前。 我注意到随着舰艇接近永兴岛,海水的颜色变了。 本来蓝色的大海,在接近岛的边缘时分为几种颜色,从浅绿色到深绿色,从浅蓝色到深蓝色,颜色变化很明显。 9点终于到了永兴岛。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永兴岛散记

登上永兴岛,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面朝大海耸立的巨大瓷面点缀的中国南海诸岛的地图纪念碑。 这可以说是永兴岛的一大景观。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面对这座庄严雄伟的纪念碑时,中国人的骄傲情绪自然油然而生。

记者是面朝大海耸立的中国南海诸岛图纪念碑(摄影:潘保良)

在码头等待的面包车把我们送到了西沙水警区司令部。 司令部,我们受到了水警区首长们的热情款待。 从水警区司令部出来时,发现办公楼入口有一个锚链、炮弹壳做的雕像。 虽然不大,但其包容的文案厚重,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里特有的军事色彩。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摄制组在西沙水警区前的锚链雕像前留下了照片

在这个占地185平方公里的岛上,是海军西沙水警区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海南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实务委员会驻地,被称为西沙重镇。 据当时水警区政治部负责推进的潘干事介绍,永兴岛几年来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以前岛上没有像样的道路,现在光道路就修了好几万米。 还建造了临时店铺、歌舞厅等服务设施。
当时岛上只有3辆车,水警区有2辆、1辆面包车、1辆切尔诺贝利。 另一辆121的浅绿吉普车是邮局专用的。 但是前几天,网上介绍永兴岛现状的文案,感受到了随着永兴岛的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岛上各种汽车、拖拉机、自行车、手推车一应俱全。 全球通成功登陆西沙群岛,圆了西沙军民十年的移动通信梦。 有北京路的商业街、商店、银行、医院、邮局。 ”。 有些话生动地反映了永兴岛今天的飞跃变化。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永兴岛西沙海洋博物馆前(摄影:王炬)

说到邮局,至今仍是如此。 因为那是我国最南端的邮局。 被称为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邮局。 这家邮局直接负责三个群岛的邮政业务。 在这里相继购买了明信片等邮件,并盖上了邮局称呼的纪念印章。 我还在这里给家里发了两封信,结果回国差不多一个月才收到。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永兴岛公路两侧有热带地区特有的棕榈树和棕榈树。 绿岛有西、中、南沙群岛的所有精华。 刘华清将军亲笔绘制的“西沙海洋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大量的生物标本,鲜活的水产资源历历在目。 许多多彩生动的照片真实地揭示了西沙,无愧于祖国南疆璀璨的明珠。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摄制组在永兴岛海军在西沙群岛纪念碑前留下阴影(拍摄:潘保良)。

永兴岛现在还保留着当时日本人占领永兴岛时建造的炮塔,以及国民党将军张君然于1946年11月24日日立“海军夺回西沙群岛纪念碑”。

永兴岛驻扎着保卫祖国南大门的共和国卫士。 每年,共和国领导人和将军都会来西沙群岛视察。 来到西沙群岛的领导人和将军都在岛上种棕榈树,象征着他(她)们和岛上的官兵一起保卫着祖国南疆。 在这片名叫“将军林”的棕榈树林中,许多熟悉的中央领导人的名字突然映入眼帘。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在永兴岛了望塔拍摄(拍摄:张存柱)

8月22日休息一天后,我们开始了永兴岛的正式拍摄采访。 上午前往距离永兴岛不远的石岛西沙雷达站。 以前是连接两个岛的小路,海水一涨潮,道路就被海水淹没了。 给两岛之间频繁的业务联系带来很大的不便。 驻岛海军官兵们怀着守岛、爱岛、建岛赤诚的心,敢于填海建造800米的水泥公路,使两岛之间的车辆往来自由。 岛上举行了运动会,士兵们还在路上进行百米赛跑。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在西沙石岛雷达站(摄影王火炬)

石岛是永兴岛海拔的最高点,从高石岛雷达站眺望连接石岛和永兴岛的道路两侧的大海,海水清澈见底,浅海中游泳的小乌龟、小鱼、所有海洋生物历历在目。 放眼永兴岛,到处都是茂密的植被,像绿色的地毯一样铺在广阔的大海上。 石岛右侧也有海湾,曲折的海岸线异常优美地包围着岛屿。 填海建造的巨型客机737等大型客机的机场跑道笔直延伸到海里。 在石岛眺望海浪,左右都是绵延数公里的白浪,眼前波涛汹涌,撞击着礁石,浪花四溅,十分壮观。 拍摄过程中我们可以登上永兴岛信号了望塔,纵览永兴岛的风景。 茂密的绿色树丛中散布着灰白色的房屋和道路。 码头附近的中国南海诸岛图纪念碑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华四射,停泊在港湾的军舰八一军旗迎风飘扬。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摄影班石岛留影

在永兴岛的最后一晚是极其难忘的。 水警区在招待所准备了西沙以来最丰盛的晚餐,几位酋长也为我们举行了送别会。 热烈的气氛使大家很开心。 白酒和啤酒喝了很多。 剧组里的同志可能喝高了。 和某个首长见面的时候,力量太大了,连手指都割破了都不知道。 他还握着血手亲切地拍着别人的肩膀。 那个时候气氛很热烈,而且光线也不太好,所以大家什么也没注意到。 直到第二天早上,那位首长来到码头送行,却发现剧组的同志还在眼前,酋长雪白的军服上印着他自己也不认识的血印。 大家回想起来,是昨晚那位老兄的杰作,为此大家高兴地笑了。 在欢乐的气氛中,我们和来送行的部队首长们一一握手道别,乘坐高速炮艇离开了永兴岛。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离开永兴岛

在西沙水警区的协助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在永兴岛的拍摄任务。 8月23日,根据西沙水警区司令部的安排,我们将乘坐高速炮艇前往珊瑚、陈航、广金三岛继续拍摄,然后在西沙海域直接换乘南海舰队救生艇返回榆林基地。

在永兴岛拍摄采访业务照片=拍摄:潘保良)

高速炮艇在海上航行的速度确实很快,但它的体积比潜水艇小,因为它更颠簸。 但是,这次大家学到了很好的东西。 上船后,各自找地方找猫,再也没有被快速航行的炮艇弄瞎过。 航行中我瞥了大家一眼,但我所有的目光都紧紧靠在舰艇的角落,任凭舰艇在海上的随意颠簸。 西沙海上的天气有时也无法预测变化,我们离开永兴岛的时候还是碧空万里,但不久突然下起了突然的小雨。 之后,天空空再次回到了晴朗的太阳。 炮艇航行了大约三个半小时,我们首先到达了珊瑚岛。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在珊瑚岛拍摄(摄影:王炬先生)

珊瑚岛面积不太大,岛上绿色植物很茂盛。 岛上除驻军外,还有广东省西中南沙群岛的气象观测所。 当时西沙海战的时候,这个岛和附近的甘泉、金银三岛曾被南越伪军占领,经过战斗,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民兵合作,不仅痛击了侵略者,还一举夺回了被侵略者占领的、被称为西沙永乐群岛的三个岛。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在潜水艇里(摄影:王火炬)

按照计划,我们在这里进行2个小时左右的拍摄采访活动。 驻扎在岛上的部队的周营长热情地听取了我们的拍摄要求,然后派了士兵去我们的工作。 我们拍摄了两栋外国人在岛上建造的住宅,之后去海滩拍摄了两艘南越船的残骸。 那次拍摄的痛苦经历铭记在心。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从树丛中的小路向沙滩走去时,没有风,空我觉得仿佛气息凝固了一样,全身都被热浪笼罩着。 出了林子才感觉好一点。 顶着烈日在热腾腾的海滩上走了15分钟左右后,感觉全身都被水洗了一样。 我肩上扛着照相机,脸上和身上的汗如流水,尽管头戴斗笠,但感觉太阳灼热,肩上的照相机也越来越重,眼前发黑,脑子里空白,随时虚脱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西沙海军招待所(摄影王火炬)

拍摄完珊瑚岛后,继续前往钦航岛,途中我们经过甘泉和金银两岛,虽然没能登上岛,但可以尽情欣赏两岛的美景。 到达亚琛航岛时,我们一眼看到码头上迎风站着的军容整齐的海军士兵们在排队等候,突然,暖流涌上心头。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瑟航岛西沙海战烈士纪念碑

瑟航岛上有一座英雄纪念碑,纪念1980年3月20日在西沙海战中英勇献身的18位革命烈士重新站立。 摄制组全体怀着仰慕的心情仰望这座纪念碑,碑的正面是红色的五角星,下面写着八个引人注目的红色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背面是1974年1月19日,18位烈士在其反侵略的西沙海战中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以及冯松柏、曾端阳、周锡通、王成芳、姜广有、郭玉东、杨松林、王再雄、何德金、文金云、石造、黄有春、李开友、曾明贵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潜水艇即将起航(摄影:张存柱)

钦航和广金两岛紧密相连,岛的面积都很小,分别只有0.3和0.1平方公里。 两岛形成了天然的港湾,不仅是渔船停泊的地方,也是南海前哨战术要地。 这里资源丰富,景色迷人,渔民喜爱它,强盗垂涎它。 当时,南越伪军40多名士兵强行登陆陈航、广金两岛,在广金岛首先枪杀了中国民兵。 中国民兵被迫反击。 射杀敌人1人,受伤3人。 南越兵看到症状后感到害怕,撤退了。 在激烈的海战中,南越的驱逐舰“陈庆瑜”号、“陈平重”号、“李常杰”号、“怒涛”号等4艘舰艇也不占便宜货,逃跑沉没了。 在金岛海滩上,一位海军少尉在我们的镜头前简要介绍了西沙海战的经过,并指着远方自豪地说:“敌舰‘怒涛’号被我军击沉在那片海域。”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是珊瑚岛(摄影:王炬先生)

在采访在湛江参加作战的原作战部长王锡纯时,他兴奋地告诉我们西沙海战创下了中国人民海军的第三名。 首先是我人民海军的第一次对外作战。 其次,远离陆地的第一次海战第三次是在群岛作战。 从装备方面来看,我军的实力参差不齐,但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刘喜中少将的讲话勾勒了西沙群岛重要的战术地位。 他说,西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郑和下西洋时曾整治过路线群岛,历史上这里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如果保护西沙群岛,南沙也会稳定下来。 然后把我们的战术防御系统从陆地向南推进了182海里(相当于距离陆地337公里的距离)。 而且这片广阔的海域有丰富的物产资源。 所以,为了国家的安宁,我们必须保卫祖国西沙南疆的屏障。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西沙生活形象

西沙有美丽美丽的风景,但艰苦的生活也伴随着恶劣的气候环境。 我们这次在西沙走了永兴、石岛、珊瑚、陈航、广金等5个岛。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炎热的天气和士兵们艰苦的生活。 以前,岛上有句顺口话“白天兵见兵,夜见星星”,是岛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士兵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炎热的气候永远不会改变。 西沙人常年晒太阳,剥皮是常有的事,难怪驻岛官兵都黑着脸。 我们踏上永兴岛后,开始饱受炎热,湿热的气候,强烈的阳光灼烧,就像要炼人一样。 为了避暑,我总是穿着内衣,用冷水浸湿身体,但不一会儿,身体的热气就会把衣服加热。 那个湿的干的,干的湿的味道真的很辣。 不仅热,晚上还会被蚊子袭击。 我们只是在这里做了十几天的工作,保卫岛屿的官兵们为了保卫祖国南疆领土的安全,必须常年在这里,这种精神真的很宝贵,令人敬佩。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记者在永兴岛留下阴影(摄影:潘保良)

淡水在西沙很珍贵。 西沙群岛淡水几乎不能喝,一喝就会腹泻。 因为它所用的食用水都是从岛外通过南海舰队的补给舰运来的。 不仅如此,也有淡水不足的岛屿可以洗脸。 在亚琛航岛拍摄时,正如我们亲眼所见,每个士兵都准备了塑料桶。 据说这水很难,一桶水需要一个星期。 平时洗脸只是弄湿毛巾擦。
西沙群岛在甘泉岛上只有一口淡水井,甘泉岛也以这座井命名。 但遗憾的是,据喝过这口井水的人说,水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 雨水是用岛上的鸟粪化石过滤而成的,痛苦程度仅次于海水,喝的时候必须加入糖和茶叶。 否则洗澡时不打肥皂,头上粘糊糊的,越来越难洗。 所以雨在西沙也很珍贵。 在永兴岛,很多房子的屋顶被做成池子的形状,里面铺着黑色的橡胶皮。 那是为了积攒雨水。 即使是吃饭,那个时候也很单调。 我记得永兴岛每天必上的菜是雪菜罐头。 还有咬不动的空卷心菜,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岛屿离大陆很远,交通也不方便,一些重病患者局限于医疗条件,得不到较有效的治疗。 8月25日,回到榆林基地后,基地刘政委在和我们座谈时,说在西沙战士艰苦的生活情况下,岛上士兵工作时不小心伤了胳膊,因为得不到比较有效的治疗,伤口开始恶变,后来赶到海口时,海口 说到这里,感动少将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因此,我们的心情也很沉重。

“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摄制组在榆林基地与刘卫东少将(左四)合影留念(拍摄:吕德光)

我听说现在西沙官兵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和改善了。 报道中写道:“走在西沙群岛,可以看到到处都是油菜花飘的菜园,在守岛官兵盛行的季节蔬菜自给自足。 他们使用国内先进水平的水解决技术,通过过滤、沉淀、消毒、电凝等方式解决,使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目前,在西沙所有小岛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军地兼容程控直拨电话也悄然进入官兵生活。 官兵可以收看近2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在军委总部的关怀下,长时间困扰着守岛官兵的交通、烹饪吃法、吃水、通信、娱乐等难题,从根本上得到了处理。 ”。 看到这一连串的报道,我对保卫西沙的士兵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我知道士兵们还很难浏览报纸。 只在来船上的时候拿来,来了就是麻袋。 面对单调乏味的守岛生活,面对依然严峻的自然环境,官兵们毫无怨言。 他们说得对,我们虽然有点艰苦,但履行了保卫祖国南疆的神圣责任。 对我们来说,这样的责任是非常神圣和光荣的。 因为不是谁都能享受的……
难忘的西沙之行,让记者深刻认识到了保卫西沙海疆的子弟兵们无私的奉献精神。 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现在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海军的画面,我都很亲切。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再次踏上西沙群岛的土地,去看望保卫哪个共和国南疆的卫士们。 (文图:冯赞勇)

标题:“难忘魅力西沙行(文图)”

地址:http://www.5e8e.com/zhjyzx/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