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21字,读完约23分钟

年11月从西向东进入汉江,选择从西汉水源、甘肃天水境内又名齐寿山的嵯峨冢山出发。

从天水市区到西南30公里,一带蜿蜒延伸的群山从西向东延伸。 在山缝中,蜿蜒的道路把我引向突然耸立在护城河中的群山之下。 低头一看,山不高,不宏伟,但漫山遍野的松柏荙与周围荒凉光秃秃的群山有明显的区别。 丛林之间蜿蜒的山路是秋风撕裂的松针,致密如芒,金光闪闪,踏在上面柔软。 到达山顶后抬头一看,似乎与之肩并肩的群山层层倒下,随手数着远处的天山,转让给了耸立在山顶上的古寺。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已是深秋,站在挂着“三江镇岳”额头的古寺前回头看北方,萧萧秋风已经为起伏的群山,涂抹着悲伤的凋零。 但是,几步之外,古庙南麓秋意旺盛,沿山坡而下的碧树麦田、点缀其间的碧树红叶,依然焕发着火红的生机,向着山南葱郁的群山蔓延。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这是2000多年前《山海经》和《尚书禹贡》不厌其烦地提到的西部名山嵯峨冢山,古人又称崀山,现天水人也称齐寿山。

莽大秦岭自甘南临潭白石山昆仑山断层龙脊高拱,蜿蜒向东,沿途高峰林立,山岭蜂拥而至,鸟道不通,天水境内朱囊山至岭山边,盈天峰岭突然下降腰身,横亘于这个中国内陆腹地中央的巨大 嵿冢山一带这样山势平缓、南北交通比较便利的自然现象,被党双忍称为大秦岭的“天水切口”。 嵟冢山也是天水境内最容易感受到南北地理自然差异的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岭。 从岭山的山脊向南进一步,从丛林中渗出的细流聚集在河里,经过嘉陵江导入长江。 从向北改变方向,纵横交错的沟中流出的大小河流,经过渭河,成为黄河的浪花。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中国有两个嵯峨冢山。 一个在我现在到达的天水嵯峨冢山,另一个在它的东南方向陕西宁强县的领土上。 资料显示,两个嵯峨冢山都是汉水发源地,不同的是宁强境内的嵯峨冢山是现在的汉江发源地,天水嵯峨冢山是古汉水源。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邖道元以前,能了解中国国内山川水系地理学着作的只有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尚书禹贡》。 我们不能明确这两部着作的作者是谁。 另外,也无法评价华夏先民还在混沌之初开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是什么力量让《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的作者获得了那么详细的中国大地山川形胜、河流地理的新闻? 但是,时越两三千年,现代学者发现,这两部至今在中国古代地理学诞生之前的千古奇书着作中所描写的中国山河的结构,仍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在记述汉水时,将其源头指向嵯峨冢山。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山海经》以华山为原点,在确定汉水源头时写道:“又有西三百二十里,嵯峨冢山,汉水出焉,东南流向汞。 水溢出来,北注入热水。 上面桃树枝多,兽多犀牛熊多,鸟多白翰红多。 ”。 《禹贡尚书》在讲述大禹疏远九州内9条河流时也曾写道:“嵯峨冢导漾,东流为汉,东、沧浪之水,渡三澨,至大别,南入江。 东、汇泽入彭蠡、东、北江、海。 ”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这个涨水和漾水,都是指古汉水上源。 据说在《山海经》和《禹贡》时代,东西方的汉水还没有分流,古汉水来源于别名嵇山、齐寿山、兑山的嵯峨冢山,大致没有异议。 为了证实古人的说法,现在发源于嵯峨冢山的西汉水向南进入甘肃成县或康县时被称为犀江,也有人印证了《山海经》中所说的嵯峨冢山和古汉水一带的“兽多犀”的说法。 但是到了东汉,《汉书地理志》中已经出现了东西方汉水分流的记载。 班固说,《禹贡》理所记载的嵯峨冢山,是西汉水的发源地。 西汉水从王莽时代的天水郡西治(治所今甘肃礼县红河一带)向南流入当时广汉郡管辖的陕西略阳白水江,之后东南向现在重庆境内的古江州引入长江。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虽然不知道东汉时期的班固是否沿西汉水进行了考察,但其所说的西汉水流的方向与现在几乎没有变化。

西汉水流经的西汉水上流,是大秦帝国创立者秦祖先的故园。 先秦时期的中国疆域并不辽阔,从关中西周京畿逆渭河翻越陇山,嵯峨冢山所在的天水领土是西部荣狄战马驰骋的西周边边境。 在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唯一认识中,又名“嵇山”的嵯峨天水冢山已经是天涯海角。 所以,公元前11世纪末,周武王灭周后,将忠于殷周王的殷商同宗党羽、秦祖嬴人安排在西汉水和渭河上游天水领土上,为周天子守西部边疆,为刑罚,视为礼让治国周人对曾经的殷商贵族——嬴人贵族的保全。 但是,在嬴人举族西迁以前的帝尧时代,帝尧为了制定历法,曾向东南西北四个边远地区派遣过4名观测日升日落、天象四时变化的测日官,嬴秦先祖和仲作为派往西部的测日官员,已经到达嵯峨冢山。 大约和仲发现了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在运行天空一天后落入嵯峨冢山(崦岭山)的广阔山顶之后,一天就结束了,因此先秦时代的嵯峨冢山也被认为是日落之山。 这种观点在秦汉时期还很流行,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也遵循着“日出东南角,日落嶊山”的观念。 到了东汉,班固在解释《禹贡》所说的嵯峨冢山和司马迁《史记》中的崀山时,确定了嵯峨冢山也有崀山这个名字。 在古人的天文认识中,岭山(嵯峨冢山)是太阳神之家、太阳的老巢。 每天早上,太阳神羸和和六只操纵龙拉的太阳神车从东海之滨出发,从东向西在天庭运行一天后沉入浩若天河般西汉水涌出的华山,这一天也结束了。 屈原表达其壮志未酬的渴望时,把古汉水发源的嵇山视为日落之山。 “我想离开这只灵琐,每天突然变成那个黄昏。 我义和弁节兮,望嶊而不可已。 路又长又远,我上下求索。 ”。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这也是古人称汉水为“天汉之水”的另一个理由。

7年前,还是《天水日报》特辑部,我出版了著名历史学家、原西北师大古籍整理所所长赵逵夫题为《汉水天汉天水》的复印件,专门论述了古汉水和嵯峨冢山、西汉水、汉水被称为天汉水、天水的原因。 赵先生首先从20世纪70年代和近年来西汉水岸甘肃礼县永兴乡蒙张村、文家村相继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开始,发现“天水”作为地名,2000多年前已经被发现的跳蚤地刻在西汉水上流的两个秦祖采用的“天水家马鼎”上。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接着赵逵根据包括“禹贡”在内的历代典籍,得出结论说:“‘天水’是汉代以前的汉水(今前汉水、东汉水的合流)的发源地。” 天水”的名字与该地位于汉水上游有关。 ”。 要说为什么,那是因为从山东半岛移动到天水的秦先民,最先住在嵯峨冢山所在的汉水上游。 这个濒临大海的部落在思念故乡的时候凝视着夜晚空,将天空呈现出的像江流一样的白色光带也称为“汉”。 后来,“汉”或“云汉”、“天汉”成为银河的通称,“汉”指天上的云汉、天汉,同时也指发源于嵯峨冢山、孕育秦人童年的大水,所以“汉”也有“天汉”的意思,所以汉水称为“天水”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有这样的实物根据,合理推断的结论似乎也不合理。

据此,在秦人刚移动到西汉水上流的时代,我现在所在的岭冢山应该充满了激流。 江水滔滔的河流从岭冢山脚下纵横交错的沟里涌出,然后开道,蜿蜒南下,秦岭之间凝聚着千万条河流,形成奔腾的古老河流,至少应该像清流一样出现。 但时间的流逝,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几千年后,我在岭冢的山顶上,拨开草莽的丛林,寻找天开地宽的岭冢山的山脊,除去黑暗泥泞的山直径旁偶尔出现的朦胧的水迹,古老的河流。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好在丛林的空空气湿润清爽,朦胧间似乎还有蒙蒙细雨飘在林间。 伫立在山顶上,远望,岭冢山下纵横交错的沟壑,向着西汉水流经过的礼县大堡子山敞开——秦祖背井离乡,在荣膺的岭冢山下,刚刚来到西汉水上流的时代,这些敞开的山谷里涌动着许多清流 这些是西汉水源,也是嵯峨冢山生长的古汉水最初的清流。 溪流日益疲劳冲刷,在嵯峨冢山北麓开辟出道道深谷,古老的汉水借此得到永不枯竭的水源。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从岭山下来,山顶上找不到细流的山谷裂缝中流淌着另一条清澈的山溪,溪流两岸山冈绵延,金黄的白杨林和鲜红的柿林色彩缤纷,这应该是西汉水第一次成为河流源头的水! 继嵯峨山流出的细流之后西行,至三国古战场天水关、祁山堡一带,一条河流最先形成气象,虽称不上激流但汇聚于河流的西汉水信马从缰绳,向西秦岭山区罕见平坦的广川路向西行进。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天水关位于秦祖陵所在的大堡子山一带的西汉水河谷,曾是秦文公以前秦先民祖居之地。 他们在这里放牧马匹,征战2300年,在西汉水上流的西犬丘这里建立了秦国第一个都邑。 距今2000多年前,背井离乡的秦祖为培育周王室肥美战马立下功劳而获奖,是因为他从部署在边境关戎边的奴隶一跃成为等级森严的西周贵族队伍,依靠着西汉水源滋润的满山丰茂的牧草。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那时西汉水上流的平阔地带,应该是古汉水的天下,秦人牧马只生活在西汉水两岸的斜坡地带。 因为有资料显示春秋时代汉江流量曾经超过长江、黄河,是当时中国第一大河流。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春秋时代的汉江必然包含着当时浩荡的西汉水。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诸葛亮把军营设在靠近西汉水的高丘上——祁山堡举行北伐时,东西汉水已经分流了。

从天水冢山赶到陕西宁强大安町,是为了寻找现在的汉江(也称为东汉水)的发源地宁强境内的嵯峨冢山。 根据《陕西省地图册》和我查阅的许多资料,汉江的另一个源头在陕西宁强县大安镇岭冢山。 东晋《华阳国志汉中志》认为:“汉有二源,东源有武都氡道起伏山,因其名字而起伏。 《禹贡》为汉而流。 西源出陇西岭冢山,化为白水,经葭萌,入汉。 一开始叫开封,所以叫“汉开封”。 ”。 但是,到了大安町,大街上着急的人们把汉江的发源地称为汉王山,而不是嵯峨冢山。 为了确认路人的消息来到镇政府,听了我的解释,办公室的男人把它叫做汉王山。 去了之后,男子补充道:“也叫嵯峨冢山。”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在宁强嵯峨冢山入口,有个叫烈金水库的村子。 村口巨大的桂花树是探索汉江源头的最好标志。 从道路北侧被细绿叶覆盖的桂树旁进入谷口,崎岖的山路依山而上,越往前走,山路越曲折陡峭。 车走在只有一辆车可以通过的山路上,小腹大瓮似的山谷渐渐展开,左手是深深的峡谷,流水淤青的巨响从丛林覆盖的谷底隐隐传来。 头顶是陡峭的山峰,山峰突兀,直冲云霄——这应该是当地人称为汉王山的岭冢山。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走到半山腰,沿着越来越清晰的水声抬头,壁立千仞的悬崖上漂浮着一条白色的河流,迅速消失在被丛林笼罩的峡谷中,只有落下的喧闹声在正午空广阔的寂静山谷中隐约回响。 放下车,沿着更陡峭的山路来到汉江第一股清流涌出的地方,发现奔流在谷底的溪流来自一个大溶洞。 洞里悬挂的钟乳石水珠滴落,酷似写实牛形的石头下,一股清流潺潺——先秦时期被人们比喻为银河星汉汉江的第一股潮流,从这里出发,开始了追逐万里长江的漫长旅程。 洞旁的石壁上刻着“古汉源”字样。 俯下身来看,石牛的背上刻着约8个蝌蚪一样的复制品,但那个古代神秘的符号我纵横识别,却懒得读一个字。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在山路上遇到的两位汉王村村民告诉我汉江的源头在这个叫石牛洞的溶洞里。 后来查了资料,发现这个石牛洞居然和大禹治水有某种关系。 当地有个传说,远古时代激流涌到这个洞里,住在谷口的先人饱受洪水之苦。 禹在嵯峨冢山流放汉水期间,跟随他驰骋九州,流放治水的青牛来到这里,身体停止了激流。 水患虽然消除了,但蓝牛不能躺着睡觉,变成钟乳石,永远留在了汉水最初溪流流出的洞里。 为了表彰青牛治水的功绩,大禹在牛背上刻了这八个至今无人认识的蝌蚪文。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这样的传说可能有点荒诞,但一定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从前的石牛洞溢出的水流非常湍急。 否则,将岭冢山主峰下的斜坡撕裂成无底峡谷的力量是什么?

从牛洞流出来的溪流流到烈金堤村口,水声潺潺,就像一条兼具神形的小河。 清澈的水流,从绿色护岸的排水沟里,舀出葱郁的浪花,带着岭冢山葱郁花草的树木气息,在金黄银杏、青桉、暗香缭绕的金烈水库村口过公路桥,水色的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嵯峨山下的烈金堤一带是汉江的发源地,也是古代陕西和四川之间横贯巴山的古蜀道金牛道交通要塞。 从大安町到烈金堤的路,在金牛站这个村口,有一位男子告诉我,他们村在宝成铁路开通前,客人络绎不绝,不分昼夜,是古代金牛道的有名车站。 从金烈水库向东、西、南,是秦岭、巴山和刚刚诞生的汉江中出现的阳平关、界牌关、铁链关、盘关、青牛站、黄堤站、金牛站的村子名称,宝成铁路开通前岭冢山下与汉江发源地、南下、秦岭和巴山交汇的三角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冢山腰石牛洞的发源地汉江在金烈堤村前向东流去,进入勉县的道路,一条小得地图上无法标示的无名小河渐渐被接受,水量逐渐变大。 进入勉县,随着来自宁强、留堤、凤县边界的紫柏杉南麓的沮水和来自宁强南部巴山的玉带河的加入,一条河的气象开始了。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但是,在包括《华阳国志汉中志》在内的古代典籍中,汉江在上面源不叫汉江,宁强境内的汉江又叫漾水,在勉县又叫沔水。 汉江刚刚诞生,在流经宁强、勉县逵东进的过程中,流出古代的褒国领土,在褒国故城的褒谷口与另一条从秦岭深处来的河流——褒河汇合后,成为民族代称的“汉”字的伟大河流,出现在中国历史的广阔视野中。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与甘肃天水境内北秦岭嵟冢山产生的西汉水从一开始就带着淤青的河水向南跌倒奔流不同,青翠的秦岭巴山在产下东汉水时,不仅有着褪色的江清流,更像优雅的江南女子,温润迷人的气质。 但是,在追溯到东西汉水尚未分离的时代,从三四百公里之外的南下东进的西汉水和从奔涌南下的嘉陵江,从宁强、勉县向东流的古汉水,是否拥有大江波涛汹涌、浩浩汤的壮观气象呢?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关于西汉水和东汉水分流的时间,至今说法不一。 汉代有南朝时代的看法,但东西汉水分流地应该在宁强县阳平关城和代家水库一带的看法基本一致。

历史上最先提出汉水有东西汉水之说的是班固《汉书地理志》,之后东晋常醵的《华阳国志汉中志》也说汉水有两个来源。 到了北魏时期,英道元《水经注》更详细地指出,在陕西宁强县阳平关和代家水库之间的潜溪河,使东汉水和西汉水相互信息表达。 但是,真正为古汉水东西相通提供科学考证是在20世纪50年代。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1953年12月,四川境内第二条铁路干线天成铁路成都至绵阳段开工建设的第二年,铁道部宣布将天成铁路更名为宝成铁路,将这条铁路的起点从甘肃天水改为陕西宝鸡。 此后,宝成铁路地质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地质工作者在从略阳勘察宁强地质构造时,发现宝成铁路必经的三国古战场阳平关城向东,东汉水发源地大安镇至宁强县城之间的代家水库一带地下,蕴藏着大量玉石、玉石层和砂砾层。 根据打孔探测实物、阳平关和代家水库之间的地形注意,地质工作者得出了结论:这一带是古老的河床。 在不远的地质时代,与嘉陵江携手南下巴山,流入四川的西汉水和嘉陵江很可能从这里向东,汇入现在的汉江。 接着,聚焦于古汉水两个源头同流的古汉水有天水嵯峨冢山和宁强嵯峨冢两个源头的专家,对东西汉水分流的探讨至今仍在继续。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宁强嵯峨冢山所在的大安町,沿着后来建设的阳安铁路(从阳平关到安康),是勉县最后的乡町。 麻烦的是,从大安町到阳平关数十公里的道路出乎意料地平坦宽敞。 有北秦岭,南边有巴山谷,看不到隆起的小山冈,偶尔出现的土包似乎也人为地整理了常规的低浑圆。 道路一侧平坦的山谷极目是收获后的水田和田地,但看不到大河的流向,路边的山体上遍布着断裂痕迹明显的断裂层。 从代家坝镇向西,天地更加广阔。 在略阳两河口与西汉水汇合后,冲出莽大秦岭重围,奔流南下的嘉陵江突然被突兀的大巴山和米仓山拦截,奔腾激荡,左右突围,急流旋转的河水一天天冲刷到秦巴区罕见的广袤空之间。 有名的三国古战场,宝成铁路和阳安铁路交叉口的阳平关,横亘在嘉陵江开拓的平坦谷地。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阳平关是一座充满悲壮传奇色彩的古城,其兴衰位于蜀北门户,不仅控制着甘陕川三省的交通咽喉,还与征兵和死亡有关。 两汉三国时期,想要统治这个巴蜀进入北方中原地带交通钥匙之地的历史风云人物太多了,他们有张鲁、曹操、夏侯渊、张合、刘备和诸葛亮。 公元219年刘备夺取阳平关后,这里是蜀军固守汉中的大本营。 诸葛亮北伐5次,从此北上4次,在前4次北伐失败退兵后,阳平关进入可攻击、可退守的战术地位,是诸葛亮修整、训练军队的大后方。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我不记得2004年进入大秦岭后,海浪声依然在嘉陵江岸的这座古城游荡,逗留了多少次。 过去是为了寻找历史的回响,这次为了寻找古老的河流为什么要在这里换弦,东西方的汉水为什么要在这里各自跑到东西方来?

从散关秦岭的山顶开始清泉,经过凤县从陕甘两省边界径直南下的嘉陵江到达阳平关,正对面是拔地而起,群山连绵,重山叠嶂的大巴山。 按常理来说,猛烈降下的河水在遭遇强烈阻力后,应该当场逆流,选择更广阔平缓的低洼地带开辟新的河流。 然而,在阳平关,高峰刚刚林立的秦岭山区嘉陵江老城北侧突然转身,弃镇东阳平关,像代家水库张开的手臂一样展开,向西走向地势较高的燕子,冲破大巴山重围,流向四川广元。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这种违背常识的川流转向现象,和东西方汉水挥手分手有关系吗? 什么原因,什么力量用阳平关将原本融为一体的河流分开了呢?

如果史书上找不到东西汉水分流的记载,有网友在题为“自古以来嘉陵江和汉江是否同源”的博文中做了以下三个推测: 1、战争割据中人为改道流入后的嘉陵江。 2 .地质构造中的岩石融化凹陷,发生河床改道。 3、地震的裂缝引起了断流改道。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这位博友还推测,东西汉水分流的时间大概是南北朝左右。

为了巩固政权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强行改道一条河? 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吗? 如果有,为何史书上一句话也没有记载像秦始皇修长城一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情呢?南北朝时期,嘉陵江、西汉水流经的甘肃陇南和陕西汉中西部一带有许多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但却有阴平国、仇池国、武兴国之说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自然的原因才可能是分流东西方汉水的真正原因。 在我调查的资料中,一位叫秦州雁的作者最详细地分解了这个。 他在题为《汉水与天水、嘉陵江的古今地理关系》的文案中说,西汉时期发生的大地震使原本与东汉水脉相承的西汉水(包括嘉陵江)南下,进入四川广元,成为嘉陵江水系的支流。 支持这种观点的是西汉时期甘肃陇南一带发生了大地震。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天摇晃,山崩地裂,山川位移,河流改道。

这本《汉书五行志》和《汉书高后纪》中都记载的大地震发生在公元前186年2月。 《汉书高后纪》说:“高后二年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杀害七百六十人。 地震到8月为止。 《汉书五行志》中也记载着“武都道山崩,死者760人”。 据专家介绍,此次武都道大地震的震源地是西汉水流通过、与嘉陵江流经的陕西略阳接壤的甘肃成县,发生在7级以上的2000多年前,是破坏程度不亚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超强地震。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秦州雁还根据《方域流胜》的记载和颜师古注释,以及他掌握的考察数据,“在古汉水上下游尚未中断的西汉之前,位于宁强县阳平关町和四川省广元市之间的天岭(《水经》的《冈山》)停止了南北走向, 青泥河等河流和陕南阳平关镇北旧路水(今嘉陵江上游)全部河流东流的古汉水河道,使关城潜溪河河道与东西汉水相连通,在略阳县西北(今嘉陵江)河道,河流被拦截形成了高池平湖的“天池大泽”。 由于“天池大泽”的存在,宁强县和略阳县地势比较低的地方被埋在古河道下。 古明水坝今徐家坪乡地势低洼的山顶,青泥沟和嘉陵江响水沟的交界处,汉江源头漾水和嘉陵江支流低分处凤飞岭,以及今宁强汉王山(嵯峨冢山)南坡等,至今仍有河流冲积搬运和选择造成的直径3~5厘米大。 陕西宁强金水库附近,水面一般为宽10米的漾水,平坦的河滩河床竟高达宽2~3公里,两岸有平缓的山谷斜坡,但没有常规河流源头所需的深峡谷。 支流所在的青泥沟是一条宽谷,延伸到嘉陵江流域的代家水库。 这一事实表明,这里曾经是大河的中游而不是上游,结合汉水和东西汉水地名的变迁,曾经发生过河流袭击现象,现有的汉水河道受外力影响中断,原本属于汉水中游的地区成为了进程变化后的新河道上段 ”。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为了让东汉的水穿过以前的地形,从阳平关出来,我前往东南经过舒家水库前往宁强县城。

家坝更向南,是群山连绵的大巴山。 但是,虽然是由阳平关、代家水库、舒家水库组成的三角地带,但谷地宽、小山低,偶然遇见的小河不是向东流入汉江,而是向西在阳平关附近流入嘉陵江。 重叠在路边的岩石也呈被外力强烈挤压扭曲变形的形状。 30多公里后,到了李家梁这个地方,山势突然变高,越过平地崛起的山梁,宁强县城展现在眼前。 接下来的考察发现李家梁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之一。 越过李家梁,从大巴山出来的汉江的另一个源头玉带河通过宁强县城,清澈的水波向北,汇入汉江。 大安镇、烈金水库至宁强县城之间自北向南,是一个平缓低矮的丘岗——如果不是因剧烈地质运动而新崛起的高地,长江两大支流嘉陵江与汉江之间的分水岭将如何变低变平?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接着走在一望无际的汉中盆地,盆地中央宽阔平坦的河道中如同清闲庭院的信步一样波澜不惊,缓缓流逝,面对明净见底的汉江,总解不开的疑问让我不快:这样明净的汉江如何开拓如此宽阔的河道? 另外,谁都知道汉江盆地是汉江河水冲击的产物。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汉江从发源地大安镇岭冢山到汉中盆地西部边缘的勉县只有几十公里,汉江在这一段长得像有孩子一样,形成了大江大河所具有的“江汉浮,武夫滔滔”之势,还走得越来越多,被接受。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唯一的可能性是,它在更遥远的地质时代,自西向东汹涌的巨大河流受到多年的冲击,创造了这片陕南秦巴山区唯一平坦富饶的土地。 历史上,如此巨大能量的河流,只有东西汉水还未分流之前的古汉江。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2000多年前那场大地震发生之前,略阳两河口接受嘉陵江西汉水,以更加汹涌的势头南下。 的激流到达阳平关,被陡峭的大巴山正面拦截,转向东流,在金烈水库从宁强汉王山接收东汉水后,古汉水突然江水滔滔,激流澎湃,以冲山之势滔滔东流秦岭和巴山断裂带之间。 每天年复一年,造山运动中秦岭巴山之间遗留的断层、裂缝、沟、洼地,被西汉水中的泥沙等沉积物埋葬、填埋,诞生了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地球上所有的冲积平原和盆地都是这样形成的,汉中盆地也不例外。

一条河的许多源头在世界河流历史上屡见不鲜,更何况现在的汉江源头(也就是东汉的水),据说自古以来嵯峨冢山、玉带河、沮水三源同流。 截至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河源考证座谈会上,专家最终明确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为汉江源头。

“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这并不妨碍古汉水有两个源头的历史。 因为在考察中,我还发现了东西汉水的发源地天水和宁强两个岭冢山附近,有两个地方叫汉源镇,一个是靠近西汉水源的甘肃省西县县城所在地,一个是宁强县县城所在地。

这不是偶然,是古汉水留下的历史胎记。

【作者简介】王若冰、甘肃天水人。 诗人、作家、秦岭文化学家、高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水日报社副总编、天水市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有诗集《巨大的冬天》《我的邻居是灵魂》、大秦岭系列长篇散文《进入大秦岭》《寻找大秦岭帝国》《渭河传》《汉江》、电视纪录片《大秦岭》《李子洲》《无定河》等。 获得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支持项目最佳编剧奖、甘肃省政府第七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第八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2004年完成秦岭山脉文化考察,年完成渭河流域文化考察,年完成汉江流域文化考察。

标题:“王若冰:两源同流(散文)”

地址:http://www.5e8e.com/zhjyzx/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