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2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矶口三盛公水利公园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那么冯玉祥西北军粮仓博物馆就是典型的人文景观。
冯玉祥像(资料照片)
它位于矶口县城内,主体建筑3栋8间,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9千平方米,是内蒙古第一个以粮仓为主题的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冯祥粮仓门首(摄影:冯赞勇)
1926年,着名爱国将军冯玉祥在位于内蒙古西部的河套地区举行了五原誓师大会,加速了旧军阀灭亡的进程。 当时,冯玉祥西北军屯粮食所在地位于内蒙古矶口县,当时粮库粮食36万公里。 冯祥西北军仓库集中了西北地区仓库智慧的精华,保证了西北军战术的实施,是矶口人民献给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
冯祥粮仓岗楼(摄影:冯赞勇)
说到冯祥粮仓的建立,还有一个故事。 1926年春,冯玉祥西北军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在北平南口被直系(张作霖)和奉系(吴佩孚)军阀击退,在中国共产党员李大钊的影响下,冯玉祥游历苏联,同年9月回国。
记者粮食仓库留影(摄影:全成亮)
当时,他接受李大钊的提议,果断决定“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术方针,在五原集结旧部,整编部队,编成13个师,驻扎河套地区,新打国民革命军旗帜,举办中外闻名的五原师大会。
展览室情景造型(摄影:冯赞勇)
冯玉祥将军率40万大军向西时,出自左宗棠设粮台的起源,在这里设粮站,建粮库,向大部队运粮。 当时,三盛公是矶口县最富裕的地方,有各种买卖的字号、工作室,天主教是河套地区的大教堂,所以矶口县在这里设立了三盛公区,开始组织粮食,运输的粮食主要是糜烂和小麦。 从1926年7月开始经过磙口西进,到1927年11月为止,出口共计72万斤( 2400石(每石300斤) )粮食。
粮仓内土圆仓库(摄影:冯赞勇)
当时,冯玉祥在五原誓言后,他首先派出道路调查部队在道路上架桥,确保大军顺利向西推进。 调查进军路线经过磙口时,磙口还没有成立政府机构。 正是冯玉祥来磴口后,根据该地的实际快速发展,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报告,在此设立县,于1929年正式申请批准。 县府设在三盛公,首任县长由冯玉祥任命吴奇峰担任。
粮仓庭园景观(摄影:冯赞勇)
冯祥将军站住脚建磜口,高屋建瓴,从国家大局出发建立县治,加强兵站粮库建设,不仅保证了西北军参加北伐的诉求,也反映了冯玉祥将军对治军严厉、关心国家未来快速发展的爱国精神。
粮食仓库院内一角(摄影:冯赞勇)
新中国成立后,该粮仓为国家粮食储备保障民生支持要点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录矶口清朝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百余年仓库历史,承载矶口粮仓历史民俗文化,是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仓储制度和仓储建筑的珍贵实物。
粮食仓库展览室一角(摄影:冯赞勇)
现在进入这个粮库的庭院,可以看到粮库、岗楼、门楼、粮库、食堂等组成的景色,以及历史场景的再现、粮食作物在河套地区种植发展过程的展示、三盛公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史资料、近代农耕文化的展示等。
粮食仓库展示室(摄影:冯赞勇)
粮仓共分为三个展示区,第一展示区设有三层安保监控楼,以前流传着粮仓模式:土圆仓、草圆仓、地下室仓、第二展示区运粮经过和粮食实物展,第三展示区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粮仓的作用。
粮食仓库展览室造型(摄影:冯赞勇)
南院展区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监控楼根据三盛公粮仓监控楼遗址,建设西北军粮仓监控楼展示主要复制品,一、二、三层展示。 其中在楼下和楼上展示了西北军2-3名哨兵的生活睡觉的场景,有枪械大刀等武器和生活用品和睡觉的店。 在三楼设置哨兵模型,武装起来。 西北军士兵以1:1的比例用硅胶材料制作。
粮食仓库博物馆(摄影:冯赞勇)
参观冯玉祥粮仓,记者深刻感受到该博物馆的建设在文化传承、文物研究、旅游体验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充分了解历史进程精神升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内蒙古巴彦淖尔矶口之旅虽然时间很短,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冯祥粮仓花园(摄影:冯赞勇)
问问记者磙口怎么样? 因此,借用矶口县第一代县长吴奇峰的话:“矶口在黄河旁边……中国地大物博,处处都是宝贝……”(图片文字:冯赞勇)。
标题:“内蒙古旅游:磴口冯玉祥粮仓掠影(图)”
地址:http://www.5e8e.com/zhjyzx/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