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信息分解:据专家介绍,为何每周遭遇2次空气体污染?

新华社记者高敬

12日下午,随着寒冷空空气的进入,北京的空空气质量逐渐变得优良,阳光再次明亮可爱。

但据预报,从14日开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再次遭遇污染天气,此次污染过程将持续到16日。

一周内,为什么连续发生了两次污染过程? 据生态环境部相关人士介绍,进入秋冬后,大气边界层下降,环境容量比春季夏天下降。 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供暖,供暖锅炉启动时排污设施运行不稳定,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静定条件下容易出现区域性污染过程。

“信息拆析:听专家说说,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

这句话包括污染过程中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素:污染排放和气象因素。

我们经常说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对于污染天气的发生也是一样。

“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非清洁能源的过剩支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士张小曳(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日指出,国家近年来的污染防治方向是正确的。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向绿色化转变。 北方地区累计完成散煤管理2500多万户。 截至2019年底,燃煤电厂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9亿千瓦,目前全国约6.1亿吨左右的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加强柴油机卡车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公转铁”。

“信息拆析:听专家说说,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

但是,张小曳指出,京津冀地区,污染排放强度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倍,污染物排放量还没有削减到足以从不利的气象条件“脱钩”的水平。

以冬季供暖季节为例,污染物排放量基本稳定。 为什么前几天是蓝天白云? 这两天是污染天气吗?

“排放稳定期间,不利的气象条件是产生污染的必要外部条件。 ”。 张曳说

目前影响这两次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怎么样?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饶晓琴表示,11月10日至16日,中国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变为气温高、干旱少雨的天气结构,气象条件整体上是大气污染物扩散。

“信息拆析:听专家说说,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

具体而言,10日至12日上午,京津冀地区地面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水平扩散,且夜间离地面较近,容易形成稳定的逆温层结,如“干暖罩”一样覆盖在区域上空,大气混合层的高度 再加上上游污染输送的影响,发生了阴天天气。

“信息拆析:听专家说说,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

14日至1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受弱偏南风控制,大气扩散条件再次恶化。 另外,低层湿度明显增加,夜间至清晨时段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能见度低。 在这次污染过程中,公众的感觉将进一步偏移。

好消息是,从17日开始,受寒冷空气体和降水的共同影响,空气体的质量从西向东逐渐变好。

将来为了消除重污染天气,必须努力削减排放。

张曳指出,应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加天然气的采用,增加非化石燃料的采用。 促进煤炭清洁利用,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控制臭氧污染,并控制汽车,特别是非道路车、重型卡车、船舶的污染,以控制城市的散失性粉尘等。

标题:“信息拆析:听专家说说,为什么一周连遇2次空气污染?”

地址:http://www.5e8e.com/hlw/1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