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8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张景阳通讯员孟瑞林
近几天,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察汉力德游牧生态旅游区隆重举行第13届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风民俗旅游风情。 游人在乌审旗草原上散步,绿草如织,牛羊成群,万物生长。
沙漠变成了绿洲,荒地变成了森林,近20年来,鄂尔多斯市从未停止过绿色迅速发展的脚步。 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团、全国绿化先进集团、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一个“国家级”的荣誉,肯定也是激励。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快速发展起点上,鄂尔多斯拓展了绿色的含义,更是将“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的要求种植在优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沐浴着温暖的春风,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中国“绿色快速发展之城”
以生态为优先,绿色快速发展更有潜力
“黄沙来了很久,白天在房间里搭好了台子,行人不看路,被埋在草场的沙子里。 ”。 几十年前,鄂尔多斯占土地面积的96%是沙地沙漠、干旱硬梁和丘陵沟壑,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达3000毫米,十年九旱为基本规律。
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中国七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基沙漠和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 每年黄河上有数亿吨泥沙流失,常常阻碍沙区人民的生存乃至生命安全。
为此,鄂尔多斯历届党委政府继续出台政策,在生态建设宏观图上绘制下一幅“同心圆”,各部门联合作战,充分激发全民植绿内生动力,党政军民同心、合力而行。
“反弹琵琶、倒挂”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的创新之举,在政策诱惑下,农牧民夺沙承包治理的喜人局面层出不穷,公司纷纷投资治沙产业,出现以亿利、伊泰、东达等为代表的治沙龙头公司。
从市民到农牧民,从政府到民间组织,都以绿色为房子的底色。 宝日勒岱、殷玉珍、乌日更达赖喇嘛等典型典范,是用绿色装饰鄂尔多斯的先锋,他们备受尊敬和追随。
“生态兴为文明兴,生态衰为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鄂尔多斯继续以生态建设为最大基本建设,深入实践“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重要的快速发展理念,在生态产业链上打造文案,沙里淘金
乌审旗乌兰陶勒盖治沙站、站长苏雅拉·巴雅尔站在沙丘顶上的凉亭,指着眼前的苍翠告诉记者。 这3万亩的树林,十几年前是流动沙丘,以每年5米左右的速度向南前进。 目前,樟树、杨树、杨树的成活率都达到85%以上。
拉瓦尔品第用手在沙坡上掸掉柔软的干沙,露出了潮湿的土壤。 “看,沙子下面不到10厘米就有水分,证明这里的生态完全好转了。 ”
从曾经飞过万里沙子的毛乌素沙地到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鄂尔多斯创造的“绿色奇迹”震惊了世界。
绿色能源为优质快速发展开辟新途径
生态环境保护,归根结底取决于快速发展方法的转变。 优质快速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
在中国,鄂尔多斯被很多人称为“煤炭都”。 这个地下蕴藏着上千亿吨煤炭,给当地人带来了大量财富,鄂尔多斯也成为中国快速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但是,产业的“单调”使这个城市未来的快速发展面临着这种不自然和挑战。
年3月,习大大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内蒙古撰写现代能源经济文案。
作为全国“地级市产煤冠军”,鄂尔多斯以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建立为契机,以绿色快速发展理念紧紧扭转构建优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这个“牛鼻”,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成为黑金“
2002年以来,鄂尔多斯本土公司伊泰集团与中科院专家共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炼油技术和效率催化剂,目前年产工业化示范项目16万吨,已经稳定运行9年。
去年,用同样技术建设的伊泰12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投产,2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也开始建设。
神华鄂尔多斯煤炭直接炼油示范工程,是世界首个煤炭直接炼油工业化项目,首条百万吨级生产线于2008年建成,去年生产柴油等产品86万吨。
标题:“鄂尔多斯:行进在“绿色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