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计划已久的“黄河万里行”采访活动终于举行了。

第一程,堵塞江南——宁夏银川。 上次到银川还是十年前,印象很浅。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宁夏出生于河流,兴起于河流,盛行于河流。 2000多年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史,其实是一部正在流逝的水利开发建设史。

13点到达银川机场,宁夏水利厅工作人员迎接我们,直奔青铜峡市,沿途翠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湖光戏柳、草树烟棉、芦苇摇曳,风荷飘摇,高速两旁众多黄河元素的推广标语,诉说着宁夏与黄河的密切。

简单的午餐,一杯西北风八宝茶正式开启“黄河万里行”宁夏段的采访。

根据宁夏水利厅的安排,采访的第一站是位于青铜峡水利枢纽附近的宁夏水利博物馆。 在这里,时间缓缓流经纵横交错的引黄古渠,密如网织。 从司马迁“水之为利害”到郭守敬“旧谋新”,从干隆皇帝“兴水利尽地利”到宁夏知府张金城“河渠为宁夏生民命脉”,继承了前人对治水的深刻认识,宁夏引黄灌区2000多年来的水利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水文化。

“黄河岸边的“时间印记””

博物馆因其用大稻草做成的实物“堺”而备受瞩目。 什么事?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被提到“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堺,也就是所谓的龙门”。 在百度词条的解释中,以前定义为治河,将穗秸秆、石头、树枝捆成圆筒形堵塞口和护岸。 其实“堺”不仅仅是“过去治理河流”,现代黄河的拦截护岸中也广泛使用。

“黄河岸边的“时间印记””

据在博物馆展出,“卷埽”曾应用于西夏时期。 《宋史河渠志》中已经有关于“卷埽”的制作方法的记载,《元史河渠三》中详细记载了“卷埽”在黄河应急措施中的应用。 “卷埽”在宁夏地区利用稻草等捆扎在一起,但在黄河下游,用柳枝捆扎石材的方法正在增加。 地区不同,使用的材质也不同,必须是一个。

“黄河岸边的“时间印记””

其实,在宁夏历代的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用水、管水经验。 西夏的“卷埽”技术和汉代的“激河疏浚水道”、北魏灌溉制度、元代木门、滚水库控水、明代石门布设、刻字《水则》、清代飞马报汛、埋设准底石、拦门坝、“封”、“表”

“黄河岸边的“时间印记””

出发前,多次来这里采访的同事热情地提供了多份资料,让我措手不及。 新中国成立前夕,宁夏全灌区从黄河直接引水大小的干线水路39条,全长1350公里,灌溉地12.8万公顷。 新中国成立后,改造旧水路,开发新水路,灌区规模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灌区重点实施了持续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灌排系统日趋完善,供水保证率大幅提高。 历代开凿的秦渠、汉渠、汉延渠、唐照明渠、东干渠、西干渠、惠农渠、大清渠、泰民渠、七星渠、美利渠、跃进渠、羚羊寿渠、羚羊角渠14条黄灌古渠,流润千秋、惠泽目前灌溉面积36.2万。

“黄河岸边的“时间印记””

从博物馆出来,驱车30分钟,来到河西总水渠,参观古水道唐照明水道。 唐照明渠又称唐梁渠,开源于秦汉时期,最早见于公元1149年至1169年西夏时期的《天盛改旧新法则令》,明朝万年间的《朔方新志》中记载“唐照明渠也是汉故渠疏浚唐朝者”,使民众开荒,并 唐照明渠原取水口在黄河青铜峡“108塔”下,10年前去看过,后来建成了青铜峡水利枢纽,给河西总水渠引水。

“黄河岸边的“时间印记””

河西总水渠是60年前唐照明水道取水段扩建而成的,从青铜峡水利枢纽水库到唐照明水道“正门”,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唐正门。 宁夏渠首管理处的杨少波告诉我们,黄河入水处称为“正”,唐正门以上为河西总水渠,水通过唐正门即进入唐照明水道。 杨少波给我看了80多年前拍摄的历史照片。 我们看到了民国时期( 1936年)唐正门的旧貌。 历史在这里相遇,翻天覆地,唯有岸上的百年柳树,在穿越时空与我们相遇。

标题:“黄河岸边的“时间印记””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