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6字,读完约4分钟
科技日报记者王健高通讯员郑国江刘昌华
7月初,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防治技术支撑基地建设项目一期4个试验、中试等主体工程建设加速度进入疫情以来的“快速车道”,截至今年年底,一期4个主体工程竣工。
这是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批准国家首批要点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要点实验室”后建设的国家危化品安全与应急技术研发基地。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要点实验室”、“国家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防范技术支撑基地”、青岛安工院以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防范、系统为中心构建学科体系,加强科研攻关创新,形成以“实验室+中试基地+野外试验场+公司共建实验室”为结构的系统布局, 成为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领先和能源化工领域安全生产保障的重要技术力量,出现了能源化工领域的hse科技创新。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要点实验室”在科技部组织的公司国家要点实验室的最初判断中获得优秀等级。
提供安全、智能的技术支持
经过4年的攻关,青岛安工院以介质结构组装和表面控制技术为核心,通过水热合成、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实行纳米化制备,改善了材料性能,开发了3种对20种有毒、可燃气体具有敏锐识别能力的新型气敏材料,快速响应、快速 通过比较硫化氢、苯系物等有害气体响应特性的研究,初步形成了长期混合气氛实时监测、数据解决、组网定位和新闻传输一体化的便携式监控节点,自主开发的智能感知新型芯片,使传感器小型化、智能感知新型芯片
安全是能源化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离不开智能化技术的支撑。
雷电危害勾结在石化公司的上、中、下游。 比较有效地做好雷电防控环节,青岛安工院自行开发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应用的无线传输蜂窝布局雷电报警系统,报警效率达到80%以上,且计算雷云运动轨迹,范围10-15公里 该系统目前在全国应用240套,在海南地区建立点区雷电预警监测网,可提前10~30分钟预报雷电。 除雷电风险感知技术外,安工院还开发了罐区泄漏检测、密封油浓度监测、外浮盘状态检测等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储罐的不安全状态和危险因素的变化。 综合这些技术,青岛安工院在我国大型油品罐区安装了定制的感知系统,保障了原料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系统安全。
这里是危险品hsse大数据中心,从系统、专业、风险和数字化4个要素,对生产公司进行了重要指标的跟踪、实时监测和定期指导,建成后成为整个能源化工系统公司的原始数据支撑平台
这只是青岛安工院建设的国家危化品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一个例子。 目前,青岛安工院开发的基于gis的全国危化品数据应用系统在全国24个省应用,危化品安全风险“一张一张表”在13个省市建设宣传,危化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国宣传应用,积累了化学品安全行业最权威的数据资源, 并且,危险工艺装置实时风险监测、风险趋势预测及风险分类预警系列总模型,以及工艺风险、设备风险、作业风险和泄漏监测风险等专业监测预警模型的开发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测能力,
构建风险识别的技术体系
近年来,青岛安工院相继开发了石化装置定量风险判断、火灾热辐射及爆炸冲击波三维模拟技术,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解( hazop分解)应用导则》、《保护层分解( lopa )做法应用导则》、《化工公司定量风险评估导则》等
能源化工领域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优势,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标题:“青岛安工院:“国”字号“实验室+支撑基地”拧紧优质快速发展“安全阀””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