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2字,读完约3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马爱平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发病率高,但知晓率低,大众对糖尿病的认识也有很多错误。 6月18日,由中国家庭报社主办、诺和诺德公益资助的“中国糖尿病科普核心新闻”研讨会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召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纪立农指出,应促进糖尿病防治知识的传播,提高科普行为的比较有效性。 比起千篇一律的提倡,从不同参加者的现实状况来看,有对比地传播相关状况更为重要。 例如,最近一位知名电竞选手因糖尿病等身体不适宣布退役时,该热点可用于推动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相关健康。 今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戴口罩成为国民习性,科普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科普,使人们的健康行为成为常态。 因此,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传播方法、平台、文案是很重要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洪天配指出,对于糖尿病,不仅要重视治疗的完成率,预防也是重要的一环,在糖尿病科普工作中,科普知识的文案更具有时代性、全面性、准确性,科普知识的分类应尽量细化。 糖尿病前期症状通常不太明显,了解相关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通常,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许多患者无典型临床表现,仅表现为体力减退、精神萎缩、乏力、易疲劳、感冒、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因科学普及使高危人群重视ⅱ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肖新华指出,糖尿病的防控,光靠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源头抓起。 糖尿病有“三级预防”,一级是比较糖尿病的潜在人群,防患于未然最重要的二级是比较现有的糖尿病患者,控制他们的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三级是比较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级预防,将来应该进一步加强。 一直以来,人们固有的观念是得了糖尿病才开始控制饮食,其实ii型糖尿病的发生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性有关,可以说“病从口入”,通过帮助人们建立合理的饮食观念,“闭上嘴,放开脚”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快速发展和新闻化司司长毛群安在总结演讲中指出,《健康中国行动》中提出了一些关于糖尿病防治的核心新闻,如饮食控制、科学运动等。 在健康科普工作的推进中,必须立足于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充分结合糖尿病防治行动的首要文案,充分吸取医务人员的专业意见,形成更全面、纯化的科学表达。 在传播的方法、载体、文案上加以创新,借势迅猛发展、深受大众欢迎的新闻传播手段,已经深入人心的企业品牌、形象,如果与“健康中国行动”相符,也可以为我所用。 文案可以比较不同年龄段的个人,也可以比较不同的机构来出个性化的推广文案。 例如,对年轻人来说,直接提出“肥胖”可能比糖尿病更受重视。 另外,要探索越来越多简便易行的糖尿病防治方法,真正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而不仅仅是说教。
标题:“专家建言献策“中国糖尿病科普核心新闻””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