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2字,读完约2分钟
科技日报记者王健高通讯员刘自勇刘佳
5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由该所李福利研究员率领的分子微生物工程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被所顾阳研究员及山东大学微生物要点实验室教授王书宁合作,建立了合成气利用模式菌株clostridium ljungdahlii合成乙醇的能量代谢控制机制 通过基因敲除和碳13同位素标记,明确了乙醇代谢的重要途径和回流机制。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新型气液发酵装置,将酒精产量提高到50 g/l,产物组成以产酸为主(图2 ),相关科技研究成果为微生物行业知名期刊《微生物学前沿》( Frontiers in min )
合成气体( syngas )是由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构成的混合气体。 合成气来源广泛,煤化工、钢铁工业、炼油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合成气,农林废弃物也可以通过气化得到合成气。 由于其可得性,合成气成为了极具潜力的可持续能源和化工生产原料。 据李福利介绍,大量原料与巨大诉求之间缺乏高效转化技术是目前阻碍生物燃料乙醇大规模应用的基本国情。
李福利领导的分子微生物工程研究组长,花时间致力于燃料乙醇的生物合成研究。 根据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15个部委发布的《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宣传车用乙醇汽油采用的实施方案》,到2009年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的全部覆盖 目前,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量只占汽油消费量的2%左右,如果实现全国宣传采用e10乙醇汽油,燃料乙醇短缺将超过1000万吨。 《方案》还指出,其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产生“与人民争夺粮食、与粮食争夺土地”等问题。 因此,对我国这样一个体口多、石油资源有限的大国来说,开发非粮食的乙醇生产原料和生产技术具有战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标题:“我科学家首次阐明合成气制备生物燃料乙醇的能量代谢机制”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