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1字,读完约4分钟

孙庆华科技日报记者王春

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快速研发,产品进入疫情防控一线单位。 向在多平台开展专业科普的海外合作院校和专家发出慰问信……为了比较有效地应对疫情,纤维材料改性国家要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以下简称“实验室”)积极负责战斗疫情“行动派”,医疗卫生防护材料的研发。

“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快点! 20天内完成紧急特别布局

1月底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爆发时,中科院院士、实验室主任朱美芳焦急万分。 她研究了30多年的材料,迅速集结研发人员和生产力,考虑如何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2月8日,实验室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卫生防护材料应急专项申请通知和指南》,高校、科研院所、纺织和纤维材料公司、一线医疗机构等纷纷响应,全国应急研发和生产力迅速启动。 2月27日,战时应急研发专项工程成立,优中选优明确了25个应急项目。 其中,技术攻关及应用基础类要点专业10个(子课题28个),自由探索类4个,软件课题类1个,科普类10个。

“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据实验室介绍,该专业紧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医卫防护材料的应急开发和生产研究,涉及口罩、防护服、抗菌材料等,发挥实验室在纤维基质、高分子基医卫防护材料行业的研究专长,组织技术团队联合公司、医院处理产业化的重要问题,进行应对 特别实施从组织形式到经费管理,必须使用所有“战时模式”,速度要快,效果要看。

“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很难! “要做的话国内没有”

防护服闷热,不透气,医护人员穿着不舒服的报道牵动着实验室科研人员们的心。 “必须做国内没有的事”,材料学院毕业生罗章生与实验室朱美芳院士团队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致力于无纺布方面开创性的突破。 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企业董事长罗章生随即接到实验室合作启动防护服应急生产的电话,双方一拍即合,与团队青年教师骨干相恒学副教授共同申报“rowelk®有限次连体防护服结构与性能评估”应急专业,尽快生产高质量防护服进入疫情防控线。

“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没有劳动者,没有原料,罗章生拿出了当年“成为劳动者”的力量,到处想办法,三四天后把样品交给了他。 盛企业向厦门市政府提交请愿书后,将很快得到支持。 在项目团队的技术支持下,企业生产很快进入战时状态。 通过瞬间释放纺丝成型设备,团队开发了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部分物化指标超过了美国杜邦企业的“特卫强”,制造了系列有限次医疗防护服,目前,当盛企业每天约可生产2000件。 此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启动的高端防护服项目上,双方共同申报,并得到专业支持。

“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项目组还向武汉临时医疗设施、湖北汉川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等疫情防控一线单位,以及美国纽约州先进能源技术中心、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合作单位提供了rowelk®有限次防护服5000余件。 在缓解防护服不足困境的同时,增强了国际合作组织的疫情防控力度。

“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水煮5次”“蒸一次”。 材料学院的李光教授的办公室里,有贴着各种标签的测试口罩,一个多月前的忙碌就在眼前。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李光教授在学校和家里之间成为了实验者、测试者。 如何让口罩更舒适,更好地重复使用? 通过她主导的“高性能防护织物和口罩的研究和规模化开发”应急项目,很快开发出了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高性能口罩过滤膜。 这种纤维可以过滤极其细小的粒子和病毒,不需要静电解决。 而且由此制成的滤芯膜非常薄,每平方米1-2克,过滤效率高,性能稳定,可以回收利用。

“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标题:“东华“国家队”打出战疫硬核组合拳”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