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1字,读完约4分钟

科技日报记者王延斌张景阳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疫情防控物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正在尽最大努力”保证供应。

此外,许多国家借鉴中国一点公司生产医疗物资的经验,调整其制造公司转型生产呼吸机等紧缺设备。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此次疫情中,中国多家制造业公司成功跨境生产抗疫物资,备受瞩目。

疫情期间,中国公司纷纷跨境

根据天眼检测数据,以工商注册变更新闻为基准,从年2月1日至3月15日,全国2.8万家以上公司的经营范围增加了“口罩、额温枪、消毒液、防护服、医疗器械”等相关业务。

公司纷纷跨越国境,一方面来自一线防疫物资,特别是医用防护服、口罩等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来自政府层面的鼓励。

迄今为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口罩、防护服、酒精等医疗卫生物资诉求激增,财政部、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新闻部三部委通过对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加快生产线(设备)生产能力等采取了多项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开启“一路绿灯”模式,从资金、政策等层面“鼓励和推进相关公司医疗物资生产”。

“为抗疫跨界,谁给了它们“不务正业”的勇气”

“这次大规模公司的生产转换是战时经济动员的有力检验。 ”。 北京市国民经济装备动员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智明做了如下发言。

完善灵活的供应链是随机应变的基础

短短几天内,上汽通用五菱就完成了从提交自产口罩到交付第一批产品的过程。

2月8日,汽车公司比亚迪在官方微信上宣布,将帮助生产口罩和消毒液,2月16日,首批医疗级免清洗消毒凝胶已发货给一线疫情防控人员。

从工程机械的制造到跨境口罩的开发,天意高科技企业只有20天。 从2月10日开始,他们召集了40名技术人员开始研究开发,只用了7天的时间设计了原型图纸,用了13天的时间生产了全自动口罩机。

…。

是什么让这些公司的跨境速度这么快?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许多专家,得知生产口罩的技术门槛不高。 汽车领域本身具备“大产业”的特点,相对于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有效的社会资源调整能力,制造口罩并不困难。

例如,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材料是特殊的聚丙烯,这种材料多用于汽车的内饰。 生产医用口罩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需要清洁的环境,这也符合车企生产基地的“涂装工厂”。

不愿起济南名字的“跨境人士”对记者说:“做口罩,我们是认真的。 从无菌工厂到原材料,从生产线到供应商,从专业口罩的生产所需的条件,我们都有。 ”。

由此可见,完善灵活的供应链是制造业实现“随机应变”的基础,是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关键。

“不务正业”也可以发挥新的活力

北京都川服装集团有限企业创始人何博远指出,转型生产意味着根据公司现有的生产条件,进行工厂改造、设备采购、员工培训、资质申请,需要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和流程。 显而易见,如果生产线和原材料的投资短期难以收回,疫情过后市场诉求也大幅下降,这些跨境公司将何去何从?

“为抗疫跨界,谁给了它们“不务正业”的勇气”

专家表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诉求较大,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到5304亿元。 随着国内公共资费水平的升级、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保险范围的扩大,医疗理赔的增长有望继续增加,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前景广阔。

“为抗疫跨界,谁给了它们“不务正业”的勇气”

山河智能副社长朱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口罩机将作为特殊装备,成为山河智能生产的常规化产品。 这次疫情过后,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对未来的市场非常光明。

“转产防疫线只是公司医疗健康产业板块布局的一部分。 ”。 梦洁集团供应链中心总经理但涛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一点健康功能型产品、材料,将家纺产品和健康功能结合起来,基于前期的销售反馈,初步感受到市场对健康产品的诉求和青睐。

“为抗疫跨界,谁给了它们“不务正业”的勇气”

这次疫情对公司来说未必是危机。 只要把疫情放在第一位,以客户为中心,把握市场营销度,公司“不务正业”也有可能激发新的活力。

标题:“为抗疫跨界,谁给了它们“不务正业”的勇气”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