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2字,读完约3分钟
刚刚进入20世纪20年代,关于鱼和鱼的两个信息备受瞩目。 首先,农业部在新年到来的前几天,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长江流域要点水域禁止捕获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年1月1日0时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另一篇是国际学术杂志《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表的研究论文,其中透露了中国最大淡水鱼长江白鲛被科学家证实灭绝的噩耗。
这个消息最近公布了,但是得出的结论是,从2005年到2005年之间长江白鲛灭绝了。 据公开报道,2003年以来,科研人员没有发现过鲣鱼,也没有留下人工养殖个人。 由此,人类基本上宣布,差不多十年前失去了长江白鲛这一物种。 不得不说,白鲛家族作为有着几亿年历史的古代鱼类,在我们生活的一代中走向灭绝,这是值得深思的。
实际上,关于鱼类物种的灭绝危险,这几年并不少见。 除了长江白鲛之外,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鲛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判断为极其危险的水平,如果不妥善保护,将来有可能遭遇长江白鲛一样的命运。
对许多人来说,完全看不到像长江白鲛这样不经济的鱼类,对于其保护意义,也大多停留在生态多样化、维持生态安全性这一抽象的认识上。 但宏观意义暂且不谈,无论是保护中华鲟、白鲛等旗舰物种,其现实价值都接近于任何人。 例如,位于长江流域生物链的顶层,其数量多寡直接反映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鱼类资源丰富的状况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与每年超过6000万吨的全国水产品总量相比,目前长江干流的天然渔获量只占其中的0.15%,要说基本不算,长江鱼类的资源状况可能并不重要。 但是,人工养殖鱼类经过几代繁殖后,遗传多样化不得退化,需要补充高质量的野生亲鱼来改善种群,长江是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 正如专家所说,保护长江野生鱼类直接关系到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未来。 它对应着真正的产业价值和每个人的口腹。
这是国家对长江实施史无前例的十年禁渔计划的根本原因。 迄今为止,从2003年开始,长江每年有3个月的禁渔期,从每年延长到每年4个月。 但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达到目前最差的无鱼等级,仅靠每年的阶段性禁渔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长江生态完整性指数持续恶化和鱼类资源衰退的现实。 长江鲣鱼可以说是最终走向灭绝的最现实的警钟。
10年的休渔期看起来很长,但正如渔夫所说,以4条鱼为例,生长4年后才性成熟,连续10年禁渔,这些鱼将得到2~3代的繁殖,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当然不仅与禁渔、破坏长江生态系统、减少鱼类资源有关,还与环境污染、保护与开发失衡等因素有关,要整体提高长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是一项系统工程,十年禁渔也提供了综合治理的窗口期。
相关来看,这两个是20世纪20年代初发生的信息,可能不具有隐喻的意义。 人类的迅速发展史,是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探索人类与自然、其他物种生存边界的过程。 经历了几十年物质意义上的高速发展,是我们以新的姿态看待、处理和重新设定与自然和其他物种的关系的时候了。 过去10多年来,我们不断被提醒,试图付诸实际行动,但在已经到来的20年代,可能有必要加快一切。
标题:“长江白鲟已灭绝原因是什么 了解真相后令人心痛!”
地址:http://www.5e8e.com/zhylxw/2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