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6字,读完约2分钟
春秋末期,晏婴齐国,高位的他每餐“不吃肉”,只有一碗粗粮,齐景公的使者来访,“分食之”。 明万年间,袁黄厉行节俭,与代码高级化相遇时“不允许杀五品肉素、动物”……
在一个拥有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对粮食总是有不同的感情。 古代生产力还不发达,靠天吃饭的自耕农经济把粮食当做天赐之物,人们自然很珍惜这份难得的祝福。 如果能把自古流传下来的美德制成地图,勤俭节约恐怕就是分布最广的一种。
到现在为止,春天种了一粒小米,秋天的收成又不止万粒之子。 科学技术的进步把“饱食”从渴求变成了日常事物,也出现了舌尖上的浪费,令人瞠目结舌。 据报道,中国每年浪费800万吨粮食,足以容纳2亿人口吃一年,更令人鼓舞的是,人们对食物的敬意正在逐渐消失。 浪费食物是从恶毒的习惯中习惯下来的,在特定的场合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 在这个物质富裕的时代,即使节俭名言警句熟习,节俭只是书面节俭,浪费依然是舌尖上的浪费。
粮食安全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大事。 社会一沐浴,就有23岁贾谊笔下汉文帝论积累的重要性。 时隔一千年,贾谊的主张还有现实意义。 平心而论,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物质上的富裕是不可缺少的,但不是唯一的追求。 白白展示物质丰富,也暴露出灵魂贫瘠。 如果无用的习气从舌尖蔓延开来,今天可能是一粒米,明天可能是一张纸,后天变成几吨水、几度电,哪个可能会成为我们生存中宝贵的资源。
文明的进步是贫瘠的抗争之旅,正因为有着“不富裕”刻骨铭心的警醒,人类才能战胜困难的障碍,持续至今。 所以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危机意识,没有做好准备,生活在忧患中,因此有“先贤国与家看,勤俭失败由奢侈组成”的古训。
人生贵而不奢侈。 盛世无饥饿饥饿是我们的幸运,选择欲不穷的生活是我们的边界。
标题:“人生贵俭不贵奢”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