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8字,读完约4分钟
张科技日报记者陈瑜
经过19年,华中科技大学张军营教授团队凝聚加强除尘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以下简称凝聚协同技术),近期成功应用于三峡集团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企业。
团聚技术实现了一系列设备,实现了pm2.5、三氧化硫、脱硫废水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开辟了空燃气预热器前沿利用高温烟气报废的环境保护新思路,减少了源头气溶胶传播的形成,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在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近日组织的“燃煤电厂微粒混凝强化除尘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岳光溪表示,该技术的应用不增加新的污染源问题,是一种比较简单、价格低廉的电厂pm2.5排放的技术,脱硫报废
得知自己的发明成果受到业界肯定,张军营感慨万千。 “新的科技成果最终转化为产品,从产品进入市场并得到应用,每个环节都具有挑战性。 19年来,我带队跨越了另一个阶段,目睹了团圆协同技术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大规模宣传应用,直到今天成为领域标准被业界广泛认可,虽然困难重重,但也体会到了做科研的无限幸福和成就感! ”。
为迅速打开市场免费提供技术
过去,脱硫废水是燃煤电厂解决难度最大的废水之一,含有重金属和高浓度氯离子,ph值酸性、固溶物含量高、有腐蚀性,其中最难处理的是氯离子和腐蚀性问题。
除了“水难治疗”之外,困扰煤炭火力发电厂的难题还在于“雾霾难”。 去年冬天大面积的雾霾现象再次说明,pm2.5、so3微粒组成的气溶胶传播是雾霾形成的最大元凶。
2002年,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张军营开始带队从千万种化合物中寻找最佳材料。 2009年,他们从果冻中得到灵感,从有机化合物入手,结果pm2.5的下降率达50%以上,效果非常明显。 年,张军营和他的团队发明的“燃煤超微粒子化学凝聚促进剂”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
有了技术专利,张军营想找公司进行成果转化,但宣传采用新的技术技术并不比开发这项技术更难。 “听说公司在技术上没有工业实用性,该如何说明技术呢? 实验室测试的技术结果不能代表工业应用效果,必须通过工业示范验证技术的可行性。 ”。
在张军营,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企业(以下简称天空蓝环保企业)的负责人李涌慧眼,相中了这项技术。
尽管看到了团圆协同技术的前景,但在创业初期,李涌同样碰壁。 “我第一次去江西发电厂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个新技术,达不到我们说的效果。 ”。
没有其他选择,张军营和李涌决定免费提供技术,迅速打开市场。 年底,该技术首次在江西国电丰城发电有限企业安装并采用。 年江西省环境厅检测数据显示,技术投入后,完全满足超低排放每立方米10毫克的要求,鉴定结果为每立方米1.7毫克。 同时,与湿式电除尘技术相比,首次投资可以节省三分之二,运行维护费用可以节省一半。
首次应用成功后,凝聚协同技术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在江西、山西、新疆、河南、安徽、湖北7省区的30多家公司相继得到应用。
从大规模宣传到领域标准的建立
更好地宣传技术,张军营加盟李涌创办的天空蓝环保企业,成为企业首席科学家。
“看这些设备就像看我的孩子一样,经过19年的努力终于长大成人。 最大的愿望是我们的技术不断宣传应用,为我们的蓝天保护战做出贡献。”
今年6月1日,团聚协同技术被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接受为团体技术标准,国内首个关于烟中微粒团聚装置的标准落地。
李涌认为,一流公司做标准,二流公司做企业品牌,三流公司做产品。 一流公司执行的标准不仅是领域内最高的标准,也意味着其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具有绝对特征,具有巨大的“标准红利”。
迄今为止,团圆协同技术是独家发明,市场上没有相似的技术。 “由于没有相关标准的参考,不能进行规范招投标,工程监理和工程验收也没有根据,公司无法选择这项新的先进技术。 现在,有了技术标准,让相关公司吃“安心丸”,技术宣传实施者也能实现带点面的示范效应,团聚协同技术将迎来大规模宣传应用的未来! ”李涌说。
标题:“历时19年,这项原本无人问津的技术成为领域标准”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