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付毅飞

最近,国际空间站的3名宇航员结束了在俄罗斯船舱的隔离生活。 由于此前发现的美国船舱漏气现象,他们于8月21日集中进入俄罗斯船舱,协助飞行管理中心进行闭室压力检测,寻找漏气的来源。 最后的隔离期延长了一天,但记者发布消息时,有关方面声称没有发现煤气泄漏点。

“国际空间站这次漏气:后果不严重,想修却不易”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此次燃气泄漏并未威胁宇航员的安全。 对于这样细小的漏气现象,虽然很容易检测,但是我想找到源头,但是目前还没有特别简单有效的手段。

“国际空间站这次漏气:后果不严重,想修却不易”

适量的漏气有助于排出有害气体

杨宇光介绍说,无论是空间站还是载人宇宙飞船,实际上允许一定的空气体泄漏率,有助于有害气体的排放。 但是,不同国家、不同不统一时期的宇宙飞船,泄漏率有不同的标准。

载人航天器表示,环境保护系统用于维持航天器的生命,包括大气控制、水控制和其他污染物控制。

早期美国载人航天器采用纯氧大气,大气密度低,气压也低,因此可以使航天器的壳体更薄。 苏联从一开始就用氮氧混合大气。 目前,氮氧混合大气已成为各国载人航天的标准装备。

因此,环境保护系统在大气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氮分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这三个都多不行,少也不行。 另外,舱内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如电子设备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宇航员放置的屁中含有硫化氢等。 因为这些有害气体如果不控制就会堆积,所以适当的空气体泄漏率是有用的。

“国际空间站这次漏气:后果不严重,想修却不易”

据推测,此次国际空间站约每天有220克空的气体泄漏。 杨宇光说,这样的泄漏率没有超过国际空间站的安全阈值。 根据美国航空空航天局( nasa )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表的声明,舱内的空气体泄漏率只是“略微高于基准”。

一般来说,一个宇航员每天所需的空气体补给量约为6~10kg,相比之下,200克以上空的气体确实很少。 这可能也是nasa明明从2019年9月开始空间车站发现煤气泄漏,却时隔一年开始调查的原因。

但是,虽然不会威胁空之间的车站安全,但是意外的空气泄漏也是一定的浪费。 毕竟,泄漏的气体必须经常补充,要补充只能从地面运输。

杨宇光说,在国际空之间的车站经常维持近1个大气压的压力,随着空气体的消耗,每天都需要补充氧气和氮气,这些补给需要从地面运送。 但是,这样的补给运输价格非常高,根据货船和火箭的成本和发射费用计算,每向空之间的车站运输一公里的物资,价格就比等重金贵得多。

“国际空间站这次漏气:后果不严重,想修却不易”

这样想的话,国际空间站每天向外撒4节以上的钱,你说心痛吗?

相当于在大型客机上找针孔

终于,nasa也不能坦然坐视了。 8月20日,他们宣布寻找漏气的源头。

根据气体泄漏量推算,气体泄漏的原因可能是某舱的壳体上有一个直径约0.1毫米的小孔。 在巨大的空之间的车站找这样比针尖小的洞显然不容易。

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共同建设,现有10多个加压仓段。 杨宇光介绍,俄罗斯有5间船舱,其中曙光号功能舱、星辰号服务舱均为20吨级。

美国船舱通过团结号节点舱与俄罗斯部分连接。 其中包括美国命运号实验室、安静号节点室、巨蛋号观测室、莱昂纳多号多功能物流室等。 美国的和谐号节点室连接着欧洲的哥伦布实验室和日本的希望号实验室……这些船舱像莲花一样相连,主干、分支、庞杂。 杨宇光表示,国际空间车站总重量超过400吨,内部空间超过大型客机。

“国际空间站这次漏气:后果不严重,想修却不易”

由于初步断定漏气源为美国部分,8月21日起空间车站的3名宇航员全部进入俄罗斯舱门,关闭美国部分舱门检查漏气舱门。 理论上,空之间的车站上密集着各种传感器,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

但是杨宇光认为,即使发现了漏气室的段,也很难再找到漏气点,超声波等手段并不适用于任何情况,很多情况下宇航员必须躺在室壁上进行一些搜索。 但是空室内设有机柜。 这是一个不密封的设备,有几层结构。 如果漏气点在机柜后面,除非拆下机柜,否则看不见也碰不到。 另一方面,直径0.1毫米的小洞肉眼不太容易辨别,无论是室内还是出室都不容易迅速发现。

“国际空间站这次漏气:后果不严重,想修却不易”

所以即使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国际空之间的车站可能还得继续泄漏一段时间。

空间车站的空气泄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无论如何,这次煤气泄漏并不严重,也不是在空间站首次出现。

标题:“国际空间站这次漏气:后果不严重,想修却不易”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