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6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唐婷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如何? 科研人员的流动表明了它们的优势和趋势吗? ……日前发表的《科技人力资源快速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出了回答。
报告结果表明,不考虑专利的上升本、死亡及出国因素,到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将达到10154.5万人,规模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提高质量应成为未来科技人力资源快速发展战术的着力点。
科学技术人才质量更高
长期从事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的中国科协创新战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园淹参与了报告的研究撰写。 她被认为需要科学技术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不一样的明确概念。 科技人力资源不仅包括在科技岗位上流动的人,也包括有从事科技潜力的人,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科技人力的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
在所有劳动人口中,r d研究人员的数量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科技人力资源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报告显示,中国的r d研究者总量居世界首位,但每万劳动人口中r d研究者数量为22.4人年,与法国103.4人年、日本100.1人年相比有明显差距。
同样存在差异的是科技人力资源密度,即科技人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例。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密度高,科技创新潜力就大。 据黄园淞介绍,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密度有所增加,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空之间有很大提高。
“未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快速发展应继续保持总量特征,不断提出优质水平,以满足新时期我国快速发展方法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快速发展的诉求。 ’黄园淹觉得。
科研人员海外回流情况不断增强
报告利用“科学家在线”的中国科研人员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完善简历样本10万份,分解科研人员的流动情况。
“结果表明,中国科研人员的流动范围涵盖117个国家。 从流向看,我国科研人员流动主要是网络流失,但近年来科研人员回流态势不断增强,回流人员主要来自一些发达国家。 ”。 浙江长三角研究院区域创新大数据中心主任智强介绍说。
通过分析科研人员回流状况高涨的原因,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帅认为,这与中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快速提高和文化认同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的升级,缩小了国内外的生活差距,带来了许多创新创业的机会。 而且,中国的科学研究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此外,随着人才快速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科研人员的待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些都是吸引海外科研人员回流的直接动因。 ”。 吴帅说。
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洪帆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 他认为,基于当前激烈的国际科技人才竞争形势,重视人才引进政策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尤为重要。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吸引优秀科技人才方面的经验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流动区域分布不均衡
高等教育毕业生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来源。 报告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培育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培育总量大、密度高。 中部地区相对均衡,各省培养总量和密度差异小。 西部地区培养总量小,密度低。
“在发生上述不平衡的情况下,与不同地区的高校分布情况、人才培养的学历结构以及当地人口总数有关。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杜云英分析认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培养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并且,西部地区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创造环境维护和吸引科技人力资源。
报告显示,科研人员国内大规模流动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广东、陕西和湖北等地区,东部省份在人才流动互联网中处于重要地位,四川、湖北等中西部省份向东部省份大规模输送人才。
“科研人员流动与地区经济和科技创新实力、薪酬待遇和生活舒适性等条件密切相关,也与地区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有关。 从整体上看,目前不平衡的科研人员流动是良性的,表明科研人员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 智强认为。
标题:“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未来提升质量是要点”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