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8字,读完约4分钟
“全市的村庄、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 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出示较为有效的证件……”2月4日凌晨,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并实施了“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10项措施,原有的防控措施连夜升级。
截至2月3日24时,浙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829例,其中杭州市132例。 1月29日至2月2日,杭州市确诊病例数连续5天减少。
“随着返港、重工、复学高峰的到来,城市生活人口流入明显增加”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落实最严格的措施,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做好重点人员流动情况。
构筑三个“疫情防控”的壁垒
“访问者进入小区后请进行身份证登记。 ”
“没什么特别重要的。 最好打电话尽量不要让对方进来。 ”
这几天,科技日报记者访问了杭州多个小区和社区,小区安检人员与记者对话相似。 随着4日“最严格”的措施落地,“任何外来车辆和人员都禁止入内”代替了其他回答。
杭州西湖区文新街桂花城门口,戴口罩的工作人员对进出小区的每位居民进行登记,测量体温,但小区居民并未一律拒绝。 在杭州市下城区凤起苑,记者获悉,对需要注意隔离的住户,该小区将与家人合作,保障注意人员生活必需品的运输供应。
不仅要保护民众家园和社区两大屏障,城市级的防卫屏障也不容忽视。
杭州有184条停运,调整了669条公交线路的运行时间和发车间隔。 配合疫情诊疗,“战疫”专线开通了。
另外,余杭区还停止了城乡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包车、公交、机场专线等公共交通运营。
城市交通的减少和停运,一定能更好地阻断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
电网管理使疫情“无处可逃”
2日23时左右,住在西湖区yilan社区白马尊邸的李先生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是否与湖北省人接触。 社区工作人员深夜工作的精神,也感动了李先生。
据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社区居民众多,他们每天加班给各个家庭打电话,了解各自的新闻,使疫情无处可逃。
“面对疫情防控的压力,了解情况很重要。 ”。 杭州余杭区乔司街副调研员李国华说,乔司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正在收集街道大数据统计。
用大数据摸一下,当地有湖北籍人口25686人。 随后,街道动员200多名网格化人员逐一排查,最终查明湖北籍乔司有26087名人员,并掌握春节期间未归湖北、未归乔司湖北籍人口等数据,准确无误
记者了解到,春节前,杭州逐渐加强要点人员配置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逐一跟进武汉至杭人员名单,对社区居民进行配置。 这项事业采取了前面的措施,比较有效地减少了进口性疫情的发生。
“这里有一个有感冒症状的武汉人。 请开门判断”年初晚上,朝晖大街“武林阿姨”的吴剑美在辖区某酒店调查时,听说酒店住着武汉来杭男,出现咳嗽症状后,立即向所在街道报告,并与朝晖卫生服务中心联系。
作为杭州知名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武林阿姨”们在网格化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她们发挥着各群体的防治作用和本土化特点,协助社区做好各类防控工作
技术支持使管理“无死角”
作为数字经济高地的杭州,加强疫情防控,技术实力也有很多实践。
日前,下城区新天地园区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手机收到消息,表示几名湖北籍居住者在世嘉君座1楼刷卡进入。 这意味着这位居住者可能刚从湖北回到杭州进入公寓。
收到邮件后,园区运营企业立即过街,向社区报告,与住户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情况。
据了解,这是下城东新大街使用“数字驾驶舱”加强疫情防控。 通过该系统,可以将小区智能安全系统与城市大脑进行数据对接,实现重点人群的实时报警。
另外,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应用无人机进行疫情防控,号召凝聚的人群不仅很快回家,还配备了体温测量系统,可以自动测量视觉范围内的人体温情况,并发送到计算机终端。
还发现杭州市卫健委等部门通过“城市大脑”智能平台,建立了卫健警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体系。 根据这个系统,最近访问武汉的市民和游客在来到杭州后,会收到提醒他们注意自主隔离的邮件。
通过对该系统大数据的排查,武汉来杭人员和接触人员共有近2.2万人,目前居家医学注意人数为21623人。
标题:“人防+技防抗疫中的“杭州经验””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