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3字,读完约3分钟
科技日报记者朱顿通讯员张洋郑小杰
5月21日,来自中石化西北油田的消息称,5月16日,全国首个深层底水砂岩油藏二氧化碳驱油试点工作在中石化西北油田tk124h井开始。 西北油田预计在该井所在的s41-1井区建立“1注8采”模式,使井组采收率提高10%至15%。
1s41-1井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属三叠系油藏,深埋地下4600多米,油层平均厚度7米左右,但原油下底水达130米。
“塔河三叠系强底水砂岩油藏类型特殊,为国内唯一,国外罕见,其优势为超深、高温、高盐和强底水,这种类型的油井一旦底水淹没井筒后,就不太容易治理。 ”。 西北油田高级专家刘学利说。
s41-1井区就是这个“水上漂浮”油藏,179万吨储量只生产油31.5万吨,开采程度为17.6%。
“我们在前期开展了注水和氮气净化,但是由于底部的水不足,地层不缺乏能量,注水不起作用。 我们尝试了氮气泡沫,但很快就看到了效果。 但是,氮气从油层上发生了煤气泄漏。 这是因为氮气和油气不能融合。 于是,我们找到了能够与油气融合的二氧化碳,展开了室内论证研究。 ”。 刘学利说。
4年来,科研团队运用大量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确定了底水砂岩油藏条件下,注入二氧化碳的混相特征、二氧化碳横驱及机理、二氧化碳驱油两相渗流规律、二氧化碳在底水油藏中的溶解分配及扩散规律。
“简单地说,就是明确二氧化碳和油气混合驱动油气的效果。 就像给地下的油气充电,使之成为“车辆”的新能源,推动油气运动,到达采油井下进行开采一样。 ”。 刘学利说。
在确定二氧化碳驱油机制后,科研团队建立了3d数模模型,反复验证了效果,并制定了试点方案。 实验计划每天向tk124h井注入80~100吨二氧化碳,共计注入17万吨,通过数模导出,在s41-1井区的其他8个油井中增加8万吨油。
科研人员设计了注入二氧化碳驱油全过程综合动态监测技术系列,为气体注入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此外,他们还设计了注采技术方案,确保长期注入二氧化碳和原油采集的安全,减少二氧化碳对井下管柱和地面采集工艺的腐蚀。
西北油田管辖的底水砂岩储量近5000万吨,开采程度25%,综合含水达90%。 试点项目的实施,标志着西北油田底水砂岩油藏的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我们将探索加强实验追踪分解认知,提高深层底水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新方法。 如果现场试验符合我们室内实验的结论,宣传后油田每年可以增加10万吨以上的油,这对于建设数千万吨级油田具有重要意义。 ”。 刘学利说。
标题:“西北油田:开展全国首例深层底水砂岩二氧化碳驱油试验”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