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1字,读完约4分钟
通讯员滕媛张晓宇科技日报记者王健高
“如有战,召必来,战必胜”青岛市市南区公司美年大健康青岛企业“90后”医务人员孙明珠、李群2人,参加援助湖北省医疗队,是武汉江汉区最大的集中隔离点,为集中隔离者测量体温、配送药品,
对这些来自市南区的“90后”青年来说,在医疗现场、社区检查点、科研攻关岗位、物资保障生产线,都是维护社会安全的中坚力量。
疫情以来,1000名青联委员、机关青年、大学生、青年社会工作者、未康复公司共有员工参加市南区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活动行列,全区639名团员、青年成立32个区级青年突击队,辖区内市直单位团组织444名团员、未康复单位。 凝聚外事翻译青年力量成立“外事帮”青年突击队,为防疫、复职“两条线”闪耀青春活力之姿,谱写了出动的“逆行”诗篇。
社区青年志愿者,构筑战争“瘟疫”青春防线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比较有效地防控疫情,市南区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组建了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帮助社区防控,成为重要的“作战”力量。
“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纳入了网格化防控体系,大家既是志愿者队员,也是社区的网格人员。 市南区八大峡街道青年志愿者队伍有50名队员,大家在各网格内承担了防疫知识推广、防疫杀机、辖区居民和商户人员流动调查登记、代购帮助等不同工作人员,任务分工确定,完成有序行动。 ”。 市南区八大峡街党委副书记、团工委书记陆晗介绍。 疫情防控期间,他担任八大峡街道青年志愿者队伍的负责人。
“我怕我错过了隔离居民的新闻,把他们变成了微信里的‘顶级朋友’。 ”。 青年社工王嵩向记者展示手机微信中的新闻清单,作为云南路街四川路社区青年志愿者王崇从新年伊始回到社区工作岗位,首要负责辖区住户的情况。 当得知社区内有来自武汉的返青人员时,王嵩主动承担向隔离的居民购买生活物资的任务,定期购买,送货上门,这房子也成了他微信中的“置顶朋友”。 “确实有点可怕,但是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必须对居民负责! 作为年轻人,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向前做,冲到第一线! ”。 王嵩说话铿锵有力,这是市南区防疫线上年轻人的心声。
11400多居民,6700多人的公司,23000多人的《疫情防控理解报》,22000多人的电话联系,一个数字的背后,是青年志愿者夜以继日的坚守,也是他们在特殊的环境中成长,送给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礼物。
青年突击队帮助公司复职
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公司有序复工复产,市南团委统筹协调辖区内市、区两级青年力量,组建337人“复工”青年突击队,分9个分队,进入多个街道和社区,公司复工复产面临的各种 公司与青年突击队之间建立高效精准的“供需”对接,为公司再生产提供法律、咨询。 截至目前,市南共青团“再生产”青年突击队累计联系公司10000多家,协助1100多家公司在线备案登记,通过电话或微信事业群向公司提供政策咨询7840多家。
市南区青联委员、青岛万城进出口企业总经理刘印是公司复工青年突击队的一员,他不仅本人积极报名,还邀请企业8名青年员工作为“共享员工”,参加志愿服务。 刘印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已于2月下旬全员返回工作岗位。 刘印表示,“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我对中小企业在疫情中面临的生产、资金流、员工重返岗位等课题有更深的体会。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推行政府出台的支持公司复职的政策,帮助兄弟公司积极申请、兑现,将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生产经营。 疫情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小企业可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
“疫情”无国界,“外事援助”用多种语言服务外籍人员
2月25日起,市南团委、青岛大学团委、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等单位及社会力量自主报名,联合招募疫情防控外事翻译青年志愿者60人,其中1名日裔志愿者,包括日韩英德西法俄7种语言,组建“外事援助”青年突击队。 截至目前,志愿者根据官方发布的《来青人员健康管理告知书》,完成了德、俄西法等4种语言的翻译,10名志愿者与市疾控中心等3个使用者建立了对接,开展了必要的语言类服务。 随着志愿者的增加,团委不断更新突击队的人才储备,根据实际需要优化各语言人数结构,第一时间为有申诉的部门单位提供外事翻译资源,通过比较有效的信息表达在疫情中传播城市温度和友好,充分了解、协助外籍人员防疫工作。
标题:“青春在战“疫”中“疫”风飞扬”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