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4字,读完约8分钟
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人的称呼是“子”?
“四”字的第二支钢笔到底是横折还是横折?
寒号鸟是鸟吗?
…。
这些似乎不是问题,但教材编写的专家们需要认真对待,一一回答。
教材是中小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历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年9月教育部组织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在全国推广后,社会公众对教材的兴趣进一步提高。
最近,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走访了多位统编教材的编辑,了解教材编写背后的故事,许多专家就“工匠精神”表示:“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让孩子们喜欢这本新教材,就需要规范、精确、严谨。” 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主编陈先云说。
每门课都要上课试教
这些年,我国中小学教材越来越强调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贴近性。 但是怎么依偎在一起呢?
“有困难的话请告诉孩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执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定)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授高德胜介绍说,这是教材总编辑、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定)资深教授鲁洁分支为编纂小组的“高招”。 鲁洁教授曾主持《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发,对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工作有很深的见识,“每门课程都必须拿到教室去试教,成为我们教材写作中的必要环节”。
高德胜记得,三年级下册教材初稿完成时,他们打算去小学试教。 当时教的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这门课,“鲁洁教授特别提出,将交通快速发展等城市味道浓厚的课程放在农村小学上,看看农村孩子们是如何反应的,是否能理解。”
其试教安排在南京市江宁区铜井镇中心小学。 这里与安徽接壤,距离南京主要城市约50公里。 当时83岁的鲁洁老师也一起去参加试教,他们早上6点30分出发。 赶到学校的时候,第一节课还没有开始。
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整整一天的试教加大了我们的编撰思路”。 高德胜说。
《试教》几乎成了统编、改编三科教材过程中的“法宝”。
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记得,七年级教材初步定稿后,将部分印刷出来用于试教。 在教授《百家争鸣》的课上,有学生问:“为什么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的称呼都是‘子’?” 当时教书的年轻老师没想到学生会问这个问题,回答说:“大概是被当时的习性称呼的吧。”
“这样的疑问只在学生真正的学习过程中产生。 因此,这类问题必须在教材中加以解释。 ”。 叶小兵在那里介绍说,在编撰后的教材中,在该课的文本旁边添加了“相关史事”,在春秋时代,一般将勋爵、医生称为“子”,是尊称。 到了春秋末期,人们以“子”尊称有名的学者和老师。 到了战国时代,“子”成了通常学者的尊称。
“编写教材对国家负责,对孩子负责。 ”。 高德胜说。 其中最困难的是教材框架的构建。 “框架的构建表面上是复制分配的技术问题,但实际上是教育规律探索的教育问题。 ”。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接近学生,接近课堂是解决课题的最好方法。
走出“寒号鸟是鸟”的误区
很多人一定记得《寒号鸟》的故事。 因为这样会让我明白“不懒惰,不可以过”的道理。
以前儿童读物里的故事配图里有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对这样的布局提出疑义的人很少。
但是,叫寒号鸟的一定是鸟吗? 教材编写过程中,专家们没有遗漏包括插图在内的细节。 “其实,寒号鸟是啮齿动物,学名叫做复齿老鼠,天生怕冷,昼夜不停地叫,所以俗称‘寒号鸟’。 ”陈先云说。 小组寻找了大量的资料图像,反复与插图作者进行信息表达,最终在教材插图中准确地展现了寒流鸟的外形特征。
“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在拿到教科书《寒号鸟》这门课后,充满了好奇心。 ”。 北京市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附属小学的语文老师陈香奚说,很多孩子也开始找资料,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晚上做ppt,孩子第二天在课上给同学做了详细的介绍。 “孩子们知道自己胸无大志,如寒号鸟,不仅寒号鸟,其粪便也能入药,止痛活血。”
新教材明确了几十年来习性地认为寒号鸟是鸟的误读。 陈先云评论从这幅小插图中向人们展示:“语文教材不仅重视文学性,也非常重视科学性。”
许多专家向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强调,这次新教材的编辑过程是更加科学、严格,尽量消除错误,尽量减少误读的可能性。
“为了这本语文教材,我来北京的次数不到30次。 ”。 语文教材评审专家、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授柳士镇说。 教材的审查分为主题审查和学科审查,其中的主题审查涉及科学问题。 例如,“我们经常说‘火山喷发’,但经过审查后,变更为更科学的‘火山喷发’。 ”。
处理科学问题后,需要进行学科审查。 这就要求文本符合语文学科的规则和教育优势。 “例如,杨利伟写的复印件“太空一天”在科学上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将结合小学语文的优势,从语文的角度加以修饰。 ”。 柳士镇说。
所有史实都找到原始来源
“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还有一件大致的事情。 引用的史料,要对照原始来源,不能马虎。 ”。 叶小兵说。
统编历史教材的编者大多是教授、研究员。 为了使新教材适合教学,课后活动通常请有教学经验的中学老师来设计。
七年下册的《明朝统治》一课中,有一个小条目叫“科举考试的若干变化”,其中介绍了八股取士。 为此,中学老师设计了课后活动。
清代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败坏人才,比在咸阳郊区开洞的人有四百六十多人。” 顾炎武为什么说八股文对人才的破坏大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危害? 你赞同他的这个评论吗?
“该活动设计来自以往的教育实践。 顾炎武的这句话在中学历史课上也经常用来向教师说明八股取士的刻薄。 ”。 叶小兵说,但是有人在讨论教材初稿时指出,这个史料是错误的。 顾炎武的初衷不是批判八股取士。
于是,教材作者们开始大量查阅史料,结果发现这句话确实存在“断章取义”的问题。 这句话来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六,本来批评当时应对科学考试的“拟题”,“富家巨族延邀请名师馆到家塾,各做几十题,清点报酬价格,让其子弟和僮奴俊慧者熟习。 入场命题,十符八九,也就是用记住的句子誊写上册”。 这个方法是为了让考生不读经书,投机取巧,顾炎武认为秦朝焚书坑儒有四百六十多人,但是现在的这个方法为了让人才更堕落,应该废除这种只背诵模拟题的方法。
弄清顾炎武的原意后,教材编辑删除了原来的活动设计,重新设计了课后活动。
这种考证、探究、追溯的做法,在统一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不仅出现在历史学科中,也出现在其他学科中。
我想很多人都记得小学语文里学过“吃水不忘打井人”的课文。
这是多年来使用的旧文本,其来源不太清楚,第一次纳入教材是1952年出版的《(五年一贯制的)小学教科书国语》第二卷,主题是《吃水不忘打井的人》。
陈先云说,在这次统编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为了在这本经典文本中找到“来源”,作者们多次查阅,找到了相似主题的版本。 有主题为“吃水不忘打井人”的诗,也有“吃水不忘打井人”的短文。 但是,这些诗和短文与所选文本的相似度很低。 “最终,我们在国家图书馆发现了1951年10月12日的《人民日报》的复印件。 其中的标题信息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文案和文本的一致性很高,最终找到了《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原始来源。
有人可能会问,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做课文吗?
“不准确容易产生争论”陈先云说,教材是孩子学习的典范,所以这种严谨、准确应该是制作教材时最基本的态度,“我们要质疑地研究、困惑”。
“编中小学教材比编大学教材难多了”教材评审专家韩震教授说,中小学生年龄小,编中小学教材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联合编导组成了140多个庞大的编导队伍,编导专家达116人,数百名各行各业优秀专家历时5年的时间查阅资料、推敲、授课,是为了精炼最适合中国儿童的教材。
标题:“中小学教材编审者:一刀一笔毫厘不爽”
地址:http://www.5e8e.com/zhmyxw/29973.html